第65章 不吃这一套(第 2/4 页)
“李稽仓促应战,白玉、张雄等人,在虞口迎敌。张俊率领三千人增援,半路被鞑靼阻截,冲破阻截之后,把兵马交给指挥曹泰。曹泰进军至鹿角山被困,张俊正派五千人支援……。”
朱厚照一听,就知道此战必败。
先是情报不准,敌情不明,然后是不知道对方的意图。
小王子这个打法,显然是避实击虚,围点打援的战术。
“张俊五千人带三日粮草,解了曹泰之围。于是分兵解救李稽、白玉,皆得救而出。唯有张雄、穆荣之军,被山涧所阻,受困而死,全军覆没。”
“诸军溃败,张俊不得已,只好收兵而还。小王子带兵追击,张俊且战且退,退入万全城。小王子劫掠三日退兵。”
“此战我军死两千一百六十五人,失马六千五百匹。小王子转往大同,大掠而去。”
这一战,后来京营派兵增援。但是没等京营军赶到,鞑靼人就带着劫掠的财物撤走,大明官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从容撤退。
这些年来,小王子一直采取这种战术,把大明当做他的仓库,有时间就过来劫掠一番。
自从大明的战略收缩之后,明军的野战能力逐渐下降。虽然火器占据优势,但是在野战中基本上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只有在守城的时候,才能发挥一些作用。
鞑靼也知道火器厉害,就尽量不攻城,扬长避短。这样一来,明军就几乎束手无策,总是被动挨打。
明军对鞑靼情报不准,鞑靼对明军和边境地区的情报,却了如指掌。
明军将领中,有不少人被鞑靼收买,提供情报,走私货物。
边疆的边民和商人,也跟鞑靼勾结。每当大明对鞑靼进行经济封锁的时候,军民、商人就有很多人向鞑靼走私货物,经济封锁屡屡失败。说是九边重镇,其实被鞑靼人渗透得象筛子一样,到处都是漏洞。
部分边军、边民、商人,已经结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挟鞑靼自重,不断地吸大明的血。
这一点,跟江南闽浙地方豪强、官员假借倭寇牟利,如出一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