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妥协也是胜利(第 2/4 页)
“臣也附议。”
三位大学士表态,其余人也没有异议,事情就定了下来。
“众卿家,还有一事,你们可曾想过?”
“臣愚钝,还请皇上明示。”
“太祖之学版颁行天下,若是你们的子弟不学,岂不是吃亏?”
也对啊,怎么把自家人给忘了呢。
这些京官,家里子弟都在国子监上学。若是府、县那些乡贡都学习太祖之学,国子监不学,科举的时候岂不是吃了大亏?
这个小皇帝,行事虽然荒唐,对我等倒也不薄,心里还知道为我等着想。
“皇上,此事易耳。便着国子监跟府县一样,都学太祖之学,以示公平。”
刘健说是公平,但国子监跟府学、县学终究是不一样的,还是国子监占了便宜。
“皇上为臣等着想,臣感铭肺腑。就让国子监祭酒连同博士、教习,一同跟今科举子们一起学习,还请皇上恩准。”
李东阳的孙子,此时就在国子监就学。
国子监老师先学,就占了先机,这就叫作赢在起跑线上。
“准。”
有了科举的指挥棒引导,加上国子监的典型引领风气,这事儿就能推行开来。
虽然缙绅子弟仍然占了便宜,平民子弟一时还难以出头,但是总算是开了个头。
饭要一口一口吃,暂时的妥协,换取他们的合作,不至于翻脸。大明需要稳定,很多事情还要靠他们去做。
传统的儒学教育,也有它的长处,起码蒙童教育就很不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