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匈奴人的办法,三光政策(第 2/4 页)
李儒笑道:“属下保证让将军满意!”
于是匈奴人的使者在李儒的忽悠下,花了100万钱购买董卓所谓的攻城利器,同时也对这个使者打包票,必定会在他们进攻藤甲军之后进攻马邑,就这样匈奴人的使者被李儒忽悠走了。
中平四年(187)10月初,马邑!
黄龙带领1万精骑,一人三马,以一日行军200里的速度,横穿了整个云中郡向着鲜卑人草场进发!
而与此同时,徐伟的3万常备军快速扩张,小兵成为什长伍长,什长扩张成为队率,屯长扩张成为军司马,三万的常备军扩张成为15万人,其中三万驻扎在马邑的各个关隘。
余下十二万人则兵分两路,一来由徐伟带着6万大军向着骆县支援,一路由王勇在善无成带领6万士兵向着箕陵县进发!马邑这架战争机器正式全面开启。
在两支大军的身后,是十万民夫日夜向两路大军里运送粮草辎重,这也就是马邑四周的郡县交通网便利,出了雁门郡之外,没有了轨道马邑,需要的后勤人员会越来越多!
所以张白骑和王老汉是最希望黄龙可以击退匈鲜卑人进攻的,因为这样藤甲军就不用在出击2000里了,这样的长途跋涉对藤甲军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与此同时,河西郡的八万匈奴人越过黄河,来到黄河北岸,他们同样兵分两路,进攻藤甲军的骆县和箕陵县,这其中骆县是第一个被进攻的目标。
骆县本是匈奴人占据的地盘,不过等徐伟开始在草原上打酋长,分牛羊的消息传到匈奴人这里,匈奴人也受到影响,底层的牧民也跟着杀了自己的头人投靠徐伟,于是匈奴人黄河以被的地盘就全部被徐伟吞并了,藤甲军的防线本来是在武州的,而后就扩张到了骆县。
骆县因为是藤甲军势力的最边缘,徐伟也修建了一座坞堡,有3000部众防守,坞堡的校尉叫何峰,监军叫吕良都是徐伟身边的老人,当初徐伟攻打赵义的坞堡开始就跟着徐伟,而后更是一路跟着徐伟从冀州来到马邑的。
只是他们比较倒霉,其他方向的校尉历经战争,屡立战功,只有他们守卫武州,匈奴人不敢进犯马邑,于是他也只能每天发呆。
于是何峰想了一个办法,挑拨了匈奴人的底层牧民,但他却没有想到的是羌渠居然如此窝囊,丢了整个黄河北岸的草场不说,还被吞并了10万部众,但羌渠情愿花钱请董卓保护,也不敢对着武州方向动兵!
何峰倒是动了一下,由武州校尉变成了骆县校尉,外加重新修建了一座坞堡。
所以当何峰听说匈奴人带领4万大军进攻骆县的时候是激动的,终于轮到他建功立业了!
他马上让手下带着骆县的牧民向着武成县撤退,完全四周的坚壁清野,不让匈奴人有任何收获,同时自己士兵整装待发,等到匈奴人的到来!
只是他的坚壁清野完成的不顺利!他手下来报,骆县的牧民都不愿意走!
“怎么回事,这些牧民为什么不退到后方去!”何峰怒道。这不影响自己建功立业!
手下无奈道:“他们说也要参军保卫自己的家园!我们根本劝不了!”
何峰吃惊道:“他们也要参加对匈奴人的战斗?”
在藤甲军本就有民兵系统,每年的冬天都会对部众进行集训,而在骆县也不例外。
但这次的战事何峰却没有打算征召这些人,因为这本就是匈奴人的地盘,徐伟占据这里之后,虽然也迁移了一些部众到这里,但骆县的百姓大部分都是匈奴人,何峰就是担心白马铜他们会策反这些匈奴人的部众,干脆就没有征召这些人。
反正依靠骆县的坞堡,他并不觉得匈奴人可以攻破他的防御,更不要说马邑到骆县非常近,大概有400里,而且这其中一半的路程都通了木轨,即便是大部队行军最多只要6天时间援军就可以达到骆县,所以他就干脆没有征召民兵了,因为征召了匈奴人士兵,他反而要当心匈奴人里应外合,坑自己一把!
但何峰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个行为反而激怒了在骆县的匈奴人!他担忧匈奴人造反,却不知道阶级矛盾大过民族矛盾,对现在骆县的匈奴人来说,他们都巴不得杀光整个匈奴人的贵族,这个时候要他们撤退,他们自然不肯了。
而且他们加入藤甲军中已经有一年多了,自然知道藤甲军最重视军功,而雷公大帅更是天下少有的大豪杰,可以平等的看待各部,不会歧视他们胡人。
他们匈奴人帮助大汉征战百年,但在大汉却没有任何一个匈奴人成为2000石的高官。而雷公来到马邑却不过3年时间,却可以让一个鲜卑人的无名小卒成为2000石的校尉,还委以重任,这让很多匈奴人想到了当初的金日磾。
金日磾也是效忠大汉换的了他的子孙累世的富贵,而现在的徐伟自然比不过大汉的威望了,但雷公却愿意给这些匈奴人机会,愿意提拔匈奴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