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36章,董卓的黑锅(第 2/4 页)

    而相对来说灵帝就聪明多了,虽然张牛角之乱也是他乱加税弄出来的,但他很快就改正过来了,就这两年大汉的税赋还是非常稳定的,这也是大汉出来冀州和凉州之外,没有太大叛乱的原因,因为普通百姓还没有逼的活不下去的程度。

    想了半天,徐伟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还是本就有的历史事件,徐伟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大部分都是通过《三国演义》。

    但《三国演义》只是第一章讲了张角起义,到第二章就是董卓进洛阳,这中间隔了4-5年完全没有讲,刚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徐伟还以为这4-5年大汉太平无事。

    但这两年的经历已经让徐伟明白,罗贯中就是一个历史白痴,这4-5年时间每年都有战乱发生,只是这些战乱波及的范围和影响都不如黄巾起义大,所以才没有记载。

    最起码张牛角叛乱他知道和自己无关,但这次张燕叛乱却波及整个冀州,还有波及整个西凉的叛乱都和自己无关,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它原本就会出现的。

    这样波及一个州的大叛乱在三国演义当中一点都没有讲,这简直是绝了,弄的徐伟还以为这几年天下太平!

    就大汉这局面,董卓进不进洛阳都要乱,徐伟现在都觉得董卓这是给整个汉末的门阀士族背黑锅了,弄的好像天下大乱是因为董卓!

    而门阀士族一个个忠贞不二,起兵讨伐董卓这个叛逆,只是力有不逮,没有讨董成功而已。大家都是忠臣,只有董卓一人祸国殃民!

    就像明末的大起义,崇祯因为私德无亏,而且也的确是在努力挽回大明的局势,对比明朝前的十几位皇帝,他也算是做的战战兢兢,炼丹修仙的,玩蛐蛐的,三十年不理国政的,做木匠都不亡国,努力做皇帝,按照明君标准要求自己的人反而亡国了,这还有天理吗?

    所以崇祯亡了国,但大家都对他充满了同情,这样一来明朝灭亡的黑锅就扣不到崇祯的头上了,而明末又没有一个董卓之流的军阀出现。

    好嘛!这一下就把东林党给显露出来了。

    就是因为你们东林党逃税漏税让明朝财政破产。就是你们东林党,党同伐异让明朝灭亡了,所有的黑锅都盖在东林党头上了。

    旧时代的大青对东林党感官很差,认为明朝灭亡就是因为他们,对南方的大商人更是严厉打击,发动了好几次文字狱,直接把这所谓的商业萌芽给打断了。

    等到了互联网时代,东林党的名声更是臭名远扬了,写明末小说的基本上都要踩东林党几脚,甚至还认为他们是千古罪人,让华夏落后了整个工业时代几百年。

    但汉末的门阀士族名声就好多了,写三国小说的收谋士武将的,基本上就是门阀士族出身,但大家没有在意,这两年门阀士族的名声虽然差了一点。但也没像东林党那样人见人踩。

    但实际上双方都是一丘之貉,就徐伟这两年经历来看,大汉虽然比明朝武德更加充沛,每次的判断都能快速镇压,但不解决土地的根本问题,这样的叛乱根本不会消失,只会越镇压越多,最后像明末一样消耗完大汉的实力,彻底崩溃。

    想到这里,徐伟忽然想起罗贯中也是文人,说不定他还真是想粉饰太平,你看董卓没有进洛阳城之前,虽然有黄巾起义,但却被快速平定,而后天下在文臣治理下太平无事。

    而董卓这个乱臣贼子一占据洛阳城,整个天下就乱了,变得群雄割据了,这一切都是董卓的错,是武人无法无天的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沉溺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北齐怪谈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希腊神话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重生大秦我为皇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之暴君颜良 我的公公叫康熙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大汉帝国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