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02章 郑和古里碑(第 1/2 页)

    第102章 郑和古里碑

    公元1512年9月10日,舰队自科伦坡基地出航,奔向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印度港口卡利卡特。

    这卡利卡特我是如雷贯耳,比现代印度的任何城市都对我有吸引力。这里是古代印度喀拉拉邦设立的第一个自由港。早在14世纪,卡利卡特国王就规定,不论任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在卡利卡特停靠补给,修理贸易,这种开放态度实在是令人敬佩。更重要的是,在明代航海史料中,卡利卡特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古里。郑和七下西洋,几乎每次都在这里停靠,把这里作为自己拓展波斯湾和西非航线的大本营,直到最后在这里逝世。

    由于郑和船队的努力,中华文明获得了一致认同,古里国王先后派出使臣随郑和宝船回航,向明朝进贡宝石、珍珠和珊瑚,接受大明朝的册封和官服。不过这已经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亲戚不走动也会变得疏远,何况是远隔万里的不同国家呢?

    这古里和科伦坡不一样,背靠印度大陆各邦,人民富庶,市场庞大,购买力雄厚。我也希望把我带来的明朝商品在那里进行销售。

    科伦坡到古里海路不过800千米,距离不远,而且全程都可以在近岸区域航行,再加上我们新加入了李志豪的海运船队导航员,对印度洋海区导航引水较为熟悉,因此这段旅程毫无导航压力。

    超扬二舰,在大洋之上,升起满帆,乘风波浪,全速飞奔,发挥出了欧洲大帆船综合帆系的最佳效果。我们估测,最大速度可以长时间保持在16千米每小时,每昼夜就可以航行380千米,基本也是风帆时代的最高水平了。

    第三天清早,我们尚在梦中熟睡,一阵清脆的船钟响起,值班卫兵报告,到达古里港外。

    我洗漱完毕,登上舰桥,照例进行进港前的侦察。不得不说,郑和船队当年选择这里作为基地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里港湾周围山岗环抱,中间水面开阔,水深超过十米,既可避风,又可锚泊。近岸之处有河流入海,淡水补给便利,而且小吨位船只可以逆流而上,直接靠在码头上登陆卸货。

    我手扶舰桥护栏,看着在晨曦中慢慢醒来的古里港城,想象着不过百年之前,庞大的郑和船队三万之众,也是在这里锚泊,每次都长达三个月以上,那是何其壮观的景象。可曾想过百年之后,中国人舰队再度到此,不过两条战船,七八百人。论吨位规模,不要说与几千吨的宝船相比,就是比郑和船队中单船的平均水平尚有差距。实在是令人汗颜啊,好在我们还有十二式舰炮,可以见证我们在科技方面的努力和进步。

    李志豪此前告诉我,得益于郑和的经营,整个印度洋区域,对中国商人认可度最高的就是古里港城,而且那里出产优质香料,比如胡椒和姜、辣椒、咖喱等,价格也不错,可以进行销售并采购。只是近期,由于葡萄牙人的垄断介入,情况不是很明朗。

    我们舰队逐渐减速,升起“大明东方公司”旗号,慢慢驶进古里港城。这里果然是一座繁华的大城,港城外面的岬角处修建有高大厚重的白色城堡,守卫着港城入口。港城外侧是宽阔的锚地,近岸处一字排开几十个码头和泊位,不少船只停泊和来往穿梭。我看了一下,这些船只有欧式的三桅帆船、阿拉伯的三角大帆船、印度风格的长帆船和南洋风格的双体帆船,虽然都不超过三百吨,但数量不少,一时之间帆墙林立,好不热闹。这里应该是我见过的除了禁海前的广州以外,最忙碌的海港城市了。

    因为古里本身是自由港,而且经过侦察之后未发现什么异常,我们在戒备状态下直接靠上了港城里最大的码头。我们的超扬二舰虽然和郑和船队没法比,但在这港里,却是最大的两艘舰船。

    见到是中国船只到来,没等我们下船,不少商铺就已经举着汉字牌子在码头上等着了。我看了一下,有买食品的、酒水的,有负责修船的,更多的是求购大明货物的。

    吕振鹏照例在船下码头上安排了警戒岗哨,两舰的厨房开始按照赵文成早就拟好的单据查缺补漏,补充食品物资。我特意安排李志雄带人接洽各个商号,了解市场行情,卖出丝绸、瓷器和茶叶,并采购胡椒、珍珠和宝石。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赛博英雄传 异度旅社 港综世界的警察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天命神算 诸天从婴开始 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 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天倾之后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机战:从高达OO开始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故障乌托邦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绝境黑夜 我终将肝成神明 踏星 时空之头号玩家 捡到一颗星球:我的冒险被直播了 地球主机
最多阅读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异度旅社 神秘复苏:我能无限读档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地球上线 轮回乐园 我能穿梭两个位面 绝境黑夜 天命神算 港综1986 全世界都知道我是好人[快穿] 时空之头号玩家 我在原始部落当酋长 杀戮系统之深空潜航 她甜不可攀 快穿之女主驾到 韩娱之我是安娜 俗主 恐怖都市 天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