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我叫丁义,我的兵没有一个孬种……(第 2/4 页)
当然了,把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那种脑残片当历史的家伙我不去杠。
那里面的士兵都能单手举起比塔盾还要大上五六倍的盾牌呢,别说是盾车了,估计他们能单手推着跑出120的时速。
再加上带英士兵可以面不改色的一直走到敌人面前三十米的位置进行齐射,并且还是两段齐射。
一般的部队被这么打上一轮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崩溃了,然后带英的士兵还可以选择继续齐射或者刺刀冲锋。
这个时间段上不光有线列步兵,还有一些装备了先进步枪的士兵组成了散兵线负责寻找机会击杀敌人的军官。
所以战场的面积十分宽大,并且人数也不是一次性压上去的。
按照惯例,双方的士兵要进行几次远程的射击然后才会准备贴脸,炮兵也会趁着步兵互相前进的时候,你来我往的开始对轰。
以现在的枪械射程根本就不需要进入三十米了,所以除非是大规模会战,双方士兵一般都是隔着近百米对射,杀敌全靠火炮。
最后等到决战的时候在线列齐射刺刀冲锋,直接击溃对方进入追击阶段。
不要拿南北战争时期的米军战术来放到带英军队中,因为南北战争中南北双方都在战斗中找到了更先进的战术。
那就是一个营的十个连会有几个连成散兵线在线列步兵的前面,这些士兵会大量的射杀敌方线列士兵,给己方的线列步兵争取一波带走的机会。
而带英直至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在索姆河战役中仍然排着密集队形,使用着类似于线列步兵战术的作战方式向德军阵地前进。
此时德军早已装备了先进的马克沁机枪,机枪强大的火力使采用旧式战术的带英军队在7月1日发起攻击的当天就损失了近6万人。
捂脸,我带英怎么就突然落伍了,泪目。
所以等到全部队伍就位之后,带英士兵们就在鼓声中向着国防军压了过来。
“都不要动,等到敌人进入一百五十米才能跳回战壕,否则军法从事!”
所有班长的对讲机中都传出了王川那严厉的声音。
让所有第一次经历这种大规模会战的国防军士兵们,那有些发热的脑袋渐渐冷静了下来。
随后就是各班长们向着自己的班组成员转述着上级下达的命令。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