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三章:前景堪忧(第 2/3 页)

    去年的时候您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您不是还担心人家以岭南为根据地起兵造反么?怎么到现在就成了千年难得一见的贤臣了?

    有些反胃的姜云志也没有再继续听下去,而是低着头想着他最关心的事情。

    冯智戴这次进京带了十万多石的粮食,暂且按十万算,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上下,就算是有出入也不会很大,十万石就是一百二十万斤粮食。

    这也难怪为什么使者早就返回了,但冯智戴却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才进京。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一百二十万斤粮食乍一看是挺多的,但这批粮食得用来救灾,到时候近乎整个关中都需要粮食支援,这样一来就没多少了。

    按照后世的热量来换算,如果只吃米饭的话一个成年人一天就要吃四斤米饭,这还是在只做轻体力劳动,或者是不劳动的情况下。

    灾情之下的百姓几乎只能靠朝廷的赈灾来生存,这样一来每天也就只有主食,换算下来这一百二十万斤的粮食只够三十万人吃一天的。

    不过这是在满足人体消耗的情况下,实际的赈灾肯定不能按照标准来,所以到时候一个人的量分给五个人来说算是比较合适的,这样算下来就是一百五十万人。

    这会儿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有两百多万户,差不多是一千万人左右,这样看起来似乎顶多有两百万人受灾,但实则并不是这么算的。

    唐朝时期人口大多都聚集在北方,南方的开发程度极低,也就开发到了扬州和杭州这一代,这还是有运河和长江这些天然便利在。

    因此,说这个时期北方人口占总数的八成一点都不为过,而明后年的蝗灾关中是主要受灾地,而关中还是目前大唐的主要粮仓。

    想一想姜云志就觉得头疼。

    这特么岂不是得有超过半数的大唐人受灾?这可以说是亡国之相了吧?

    想到这里的姜云志对李世民投去了异样的眼光。

    他看过的史书并不多,能背下来的就更少了,对于贞观二年的蝗灾他没看到过多少记载,只记得一句“是岁,蝗不为灾。”

    想一想后世网上盛行的李世民改史的说法,本来姜云志是不信的,现在看来就算是没改史那些史官也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了。

    这特么让我怎么想辙?他连历史上的李世民是怎么度过这个窘境的都不知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谍影:命令与征服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帝国崛起 江湖三女侠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回到明朝当朱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北齐怪谈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牧野流星 红楼琏二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希腊神话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福宝的七十年代 斗罗之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