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63章 幻书接上回11(第 3/4 页)

    ------ 2019-12-29 10:54:44 ------

    1:关于航空航天的几个猜想

    1.1:既然最速降线能够获得方向改变,具备加速度的趋向,能不能使用一个环柱,在这个环柱的两个底面位置,按照圆半径一定等分夹角的方式,排列最速降线拉伸而成的曲面(暂称为最速降面),都使用近似平行于底面的一面,和底面接触,都以近似于垂直于底面的一面,和环柱的高的二等分位置接近,从而获得通过转动整个环柱,带动里面的最速降面转动,能不能把空气分子,比作一个个的小球,从而获得压缩空气,好像一不小心设计出了一种停机就自爆的系统,只有不断维持转动,内部的压缩空气,才会在可持续压缩外力作用下,保持高压缩比,而一旦这种外力消失,就会出现高压向低压趋势(也就是近似爆炸),这可以用于吸引火力云爆弹,也就是如果弹药飞行过程,不被袭击,内部的云爆气体,就不会散开,而一旦被弹药攻击,导致系统失灵,就会让内部的云爆气体散开。

    1.2:火箭设计成最轻的一面,朝天,设计成低速空气弹头形状,而火箭最重的一面(注意,是火箭释放完所有任务载荷后,进行火箭回收再入大气层时的重的一面),设计成超高速空气弹头形状,通过串字型的设计,也就是升空时,整个火箭像吸管折叠一样,长度最短,而当火箭再入大气层时,就像吸管拉伸一样,长度最长,从而一方面,让火箭能够从折叠状态的近似无限刚性结构,变成近似无限柔性结构,从而能够很好的通过扭动自身的方式,来获得姿态调整,而那些多出来的凹侧面,都是最速降面压缩空气入口,整个火箭,通过压缩空气,作为空气弹簧,在降落到地面之后,哪怕撞毁十分之一,也能保全十分之九。

    1.2.1:火箭再入大气层时,可以设计一个超级大的圆锥样式的真空生成器,在没有到达真空减速高度时,圆锥的底面,和周围空气环境,是密封分隔的,到达真空减速高度时,通过爆破或者弹射的方式,让底面消失,或者出现预先设计的空气流通出入口,从而通过真空对有压强空气的拉扯力,作为一种短暂瞬间超高升力。

    1.2.2:通过非直线滑翔伞,原理就是,两个呈现夹角的固定翼,中间安装一个能够转动的对称的空气齿轮(位于两个固定翼的平分线上),有巨大的凹位置,有巨大的凸位置,通过转动这个空气齿轮,从而出现(在不考虑自由落体下坠的位移时)让火箭以自身的底部为轴,呈现朝天摆动的方式,实现离心力让自己减速,理论上讲,只要自己朝天方向摆动的足够快,那么离心力足够一定程度上减速自己的中立加速度(一不小心又设计出了卫星上天之前,进行的大气层摇摆实验,破坏性测试卫星的抗摇摆硬件实力)。

    ------ 2019-12-29 11:19:14 ------

    2:貌似最速降线所做成的最速降面可以用于人工造海浪,只需要在游泳池的底部(要注意,有避免人肢体陷入的栏杆隔网),通过排列成履带的最速降面,作为涌浪生成器,从而生成一定程度的脉冲海浪。

    2.1:研究锐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研究直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研究钝角空穴旋涡生成底盘。

    ------ 2019-12-29 11:25:08 ------

    3:研究一种空气压缩机,使用一个圆柱面作为中等压力空气入口,以圆平行视角观看时,呈现渐开线的最速降面,这些最速降面只有在沿着圆直径平行视角观看时,才呈现为最速降面,中等压力空气入口位置,是一个空心同心圆,也就是一个实心大圆里面裁剪去一个同心小圆,而高压空气出口位置,可以是圆周,也就是一个实心大圆,只保留中间的同心小圆,这是需要通过一个小面积的引擎,分配多个更小面积的引擎的空气加压和分配设计,还有反其道而行的,通过圆周送入中压空气,通过圆心位置,送出高压空气。

    ------ 2019-12-29 11:30:12 ------

    给通过向前飞行,被动进气式飞机的进气口主动放弃进气的方法,设计r字型的阀门,主动进行被动进气时,直线管道关闭,曲线管道开启,主动放弃被动进气时,直线管道开启,曲线管道关闭。

    ------ 2019-12-29 11:36:01 ------

    这两种操作模式,都是属于非续航设计,一般不用于长途飞行中

    还有一种通过飞机尾部背部的活动翼块控制飞行方向的技术

    先设计一种y字型的中分导流板,在中分导流板的中间,设计一个可以滑动的三角形的导流块,导流块,只能左右移动,不能上下移动,通过左右移动,来实现两侧流通空间不同,从而实现两者密度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转向力

    还有一种设计,就是通过三等分圆半径中点为圆心的小圆,以小圆唯一半径为突出三角机翼的转向技术,通过大圆只可以在平面上沿着圆心转动的方式,而三个内嵌的小圆也是,只能在平面上沿着圆心转动的方式,通过三角机翼进行气流微调,从而实现飞机的每秒一毫米,没秒转动一度的精准微弱操作

    ------ 2019-12-29 11:44:45 ------

    至于金刚石矿的生成

    1.人工制作金刚石,没有考虑到地球自转和公转,这种离心力,以及地球的引力对于金刚石的对称力作用,自然也就无法制作人工金刚石生成,也就是长金刚石。

    2.如果用上音速圆周速度半径为1厘米(或其他)的离心环境下生成金刚石,是否就更接近地球上金刚石矿的生成环境?

    ------ 2019-12-29 11:51:43 ------

    关于高楼大厦对于地震生成原理的猜想

    假设,人建造一个高度为1千米的高楼,通过混泥土,地基等方法,通过刚性的方式,扎根大地,从而生成一个刚性的近似直角力矩,如果这个自己力矩,已知高度为1千米,已知广度范围是100千米,那么,如果这个高楼,沿着地基位置,向垂直方向偏移1角度度,或者向水平方向偏移1角度度,那么,100千米极限位置,会上下浮动多少厘米?

    考虑到大楼的人员流动,对于大楼重心和动心的变动,考虑到风力对大楼的外部推动作用,高楼会微弱的摆动多少次,会给100千米外的极限位置的地表上下浮动,施加多少力。

    假设地面不全是刚性,不排除地下有液态矿,气态矿,地质空穴,那么在柔性弹簧作用下,以及容积近似不变,密度不规律不间断改变,会对地下结构生成什么程度的破坏?有没有一种拍皮球的感觉?

    ------ 2019-12-29 11:58:54 ------

    倒扇形单选并联引擎技术

    也就是设计一个180(当然,为了避免自己引擎对自己引擎喷火的纯炫耀而不对外做功的行为,一般设计成120度到90度之间选择)度圆弧,在这个圆弧上,安装多个指向圆心(向心)的引擎,通过每次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引擎开启的方式,来调整引擎喷射方向,飞行器的漂移时代

    与之对应的被动进气设计,也是采用120度的进气口设计,在整个机身中部或稍微靠前的位置,最好再安装一排设计成180度(离心)的引擎,通过每次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引擎开启的方式,来调整引擎喷射方向

    这种技术,结合上蛇形机器,能在飞行器自身进行蛇皮走位的同时,进行狙击加特林的有效稳定瞄准射击

    ------ 2019-12-29 12:16:20 ------

    非自带火箭再入大气层回收技术

    履带空艇火箭再入大气层回收技术

    通过空艇生成飞机,以水平方向的定高度,定时定速通过特定区域,从而生成空艇,让空艇携带履带,通过履带上的捕捉蛇形机器或者机械手,从而把做只有落体动作的火箭固定在履带上,通过履带生成的机械阻力,最常见的,就是一方面,通过自由落体提供的机械能,发电,生成一定比例的阻力生成能源,再加上自带的外部能源,提供更多的阻力生成能源,从而硬在空中把火箭减速到接近静止,再用空艇生成飞机,进行朝天空垂直飞升的过程中,通过机舱内部的起重系统,回收被生成空艇,以及履带,以及履带上的火箭,再从一定海拔的高空,从朝天空垂直飞升姿态,转变成近似水平方向飞行,再进行类似常规飞机一样在特定机场升降

    给再入大气层的火箭,安装上皮带,以及皮带附带的固定翼,以及附属水平方向飞行器的外部扩展,就把火箭近似的看成,一个长棍子,给棍子外部加装上固定翼,就能成为一种近似客机的飞行器,重点是如何通过可自收缩,自追踪,自安装,自校正的火箭专用皮带

    ------ 2019-12-29 12:29:25 ------

    垂升平降自带火箭再入大气层回收技术

    垂直飞升,降落时,通过姿态调整,可以使用倒立t字型的空气动力设计,也就是降落时,火箭弹射出一个垂直于火箭整体的空气动力可变角度折叠固定翼(也就是只有和火箭的夹角这一个自由度),用于调整火箭从垂直姿态坠落,转变到近似水平角度坠落,再打开火箭头部和尾部两个降落伞,通过增加降落伞数量的方式,实现最大减速效果,在到达一定高度后,火箭和固定翼结合的机械位置,通过机械控制,让固定翼以45度角或者其他角度,先用顶部接触地面,从而进行火箭最后姿态控制,让火箭还能通过固定翼接触地面,可以通过机械力,让火箭再最后蹦跶一下,或者多下。

    工字型的火箭降落方案

    也就是在火箭坠落时,头部和尾部都一分为二,各自弹出两个降落伞,从而增加降落伞扩散面积,以及降落伞数量。

    串字型的火箭降落方案

    火箭起飞时,串联菱形伸缩机械,处于紧缩最小长度的折叠状态,在火箭再入大气层后,串联菱形伸缩机械,转变到伸展最大长度的全展开状态,每一个小分段,都独自展开一个降落伞尽可能最大化降落伞数量。

    火箭的燃料罐,直接从一个转变成七个并联,从而能在其中安装互为备份的总共三组的可弹出水平方向滑翔固定翼,将要落地时,以固定翼,作为刚性机械的柔性结构,接触地面,从而进行最后一次减速和姿态调整;注意,因为可以采用三组轮流用,所以还可以设计超高空使用一组特制滑翔固定翼,高空使用一组特制滑翔固定翼,低空使用一组特制滑翔固定翼。

    ------ 2019-12-29 12:58:43 ------

    研究一下能不能把可弹出滑翔固定翼设计成中空,本身外表面是滑翔固定翼,内部能够装填一定量的垂直升空用燃料。

    ------ 2019-12-29 13:01:25 ------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