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回到马场(第 3/4 页)
河西走廊那里,甚至是北方的大草原上,以及藏地高原上,同样有着庞大的财富,等着元晟用手里的现代工业制品去收割。
布匹也好,玻璃制品也罢,甚至是白酒,茶叶,糖,现代丝绸,人工琥珀等等这些物品,元晟这里有的是。
现代社会里的滞销物品,在高昌这边,都是无比抢手的物资,那些商队都恨不得搬空河湾地!
史书上记载的东西,特别是说矬宋时代,物资丰富,西域地区更是物产丰饶。
可元晟的经历告诉他,那些都是都是统治阶层的事情,物资丰富只是说的极少数的权贵阶层。
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甚至是那些所谓的中产阶层,能够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来的物资丰富?
高昌回鹘的那些权贵阶层,马匹成群,锦衣玉食,可普通百姓,甚至是他们的军队,能够吃饱饭就很不错了!
底层老百姓,常年吃不到肉,虽然他们守着庞大的马群跟羊群,但那都不是他们能够支配的。
缺乏流通货币的西域地区,依然还是以物易物为主,就连布匹都是硬通货。
河湾地大批量的铜钱流出,获益的不但是那些权贵阶层,底层的老百姓同样在跟着沾光。
就像现代社会里的美元一样,在高昌那边,中原的铜钱,就是当时最坚挺的国际货币。
不管史书上如何说,反正元晟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整个西域地区都极度缺乏铜钱。
就是紧邻西域的河西走廊,特别是东部的凉州,那里虽然富庶,可那些商队同样告诉元晟,河西走廊地区缺铜钱都快缺疯了。
元晟出现在高昌那个时代,其实就那么短短的不到两年时间,可从他手里流出去的铜钱,已经出现在了中原的汴梁,以及野辽的各大城市!
要知道,元晟这里的铜钱,虽然都是黄铜材质的,可它轻啊,比那些青铜材质的铜钱,薄了很多。
一向鸡贼的元晟,肯定不会按照青铜钱的重量来做铜钱,完全就是按照现代社会里的标准,进行的定制。
一千枚铜钱,才五斤重,比青铜器轻的太多了,用“奸商”来形容元晟一点都不过分。
可就是这样的铜钱,却是在大规模的流通之中,不只是西域,还有河西走廊跟大草原上,甚至是遥远的中原地区。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整个东方都缺铜钱,而且已经缺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等高昌那边天气转暖,绝对会有大批大批的商队来到河湾地,到时候元晟又可以继续进行收割。
现代社会这边,不管是周深,还是张馨雨跟刘青青,都在等着元晟这里开口呢。
周深需要玉石,张馨雨跟刘青青需要西域良马,这些都是钱。
再次回到马场的时候,李英住的那套房子里,那是相当的热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