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所谓慈善(第 2/4 页)
现代社会里的鲁省,这些制造业都是非常的齐全,元晟所采购的这些商品,都是鲁省本地所生产。
除了火腿与腊肉,其他的那些商品物资,都是鲁省本地生产的,运输也方便,发货速度还快。
一开始的时候,元晟还以为这些东西都是南方那边过来的,后来一到货,看了看地址,竟然都是鲁省这边生产的。
从那之后,元晟就直接打电话给了厂家,人家那边相当热情,只要元晟这里源源不断的订货,那些厂家都非常的配合。
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之下,能够遇到元晟这么一个稳定的客户,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复古铜镜,油灯,马灯,以及铜扣子,这些大众产品的买家本来就不是很多,特别是最近几年,竞争太过激烈,而且订单也在减少。
能够碰到一个大客户,谁都不会放过,再说,元晟这里从来都不会拖欠货款,货到就付账,虽然一直都是现金,可这样的客户,现在实在是太少了。
王家庄的那个小型棉纺厂,元晟以前一直都没有搭理他们,后来那几个家伙,不知道怎么就得到了消息,还专门托王卫军来马场,就是想让元晟买他们家的布匹。
几次三番之后,从今年春天开始,元晟才同意,今后买他们家的布匹。
鲁省是纺织业发达的大省,鲁西北地区更是如此,世界上最大的棉纺企业留在元晟的老家这里。
除了大型棉纺企业,不管是县城里还是周围的乡镇里,大大小小的棉纺厂到处都是。
所以,元晟想要买布匹,那实在是太简单了,不用往外跑,就是王家庄周围的那些乡镇棉纺厂,就足够满足元晟的需求。
各行各业都不容易,生产过剩那是整个制造业的普遍问题,谁都想多赚点钱,村里张氏兄弟的那个棉纺厂,规模不算大,也不算小。
这两年赶上大萧条,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开工都有些不足,因为外部的订单大幅度缩水,这两年也是在咬牙坚持着。
当他们听到消息,说是元晟一直都在从外面购买布匹,他们哪里还坐的住,元晟可是有钱人,他们根本就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随着河湾地这里名声大噪,各大商队来往不绝,布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销量越来越大,元晟的采购力度也是不停的扩大。
从张氏兄弟那里采购布匹,不但非常的方便,价格也合适,而且还能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这么好的事情,王卫军自然全力支持的。
元晟也是顺水推舟,同意了从张氏兄弟那里采购布匹,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是对整个村里都有好处的事情!
张氏兄弟做事还算厚道,他们棉纺厂里的人,从门卫到工人,绝大多数都是用的村里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