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糖(第 2/4 页)
现代社会里生产严重过剩,只要你有钱,多少糖都能买到,而且什么样的糖都能买到。
国内的糖产量太大,每年根本就消耗不掉,哪怕是元晟大规模的往高昌这边输送,对于生产严重过剩的国内来说,也无济于事。
像元晟这样的采购规模,也就是让那么几家卖糖的,每年都增添一些业绩而已。
毕竟元晟所需要的糖,对高昌这边来说是一个大数目,可对现代社会来说,一个小小的红糖作坊,就足够满足他的需要。
“贤儿,这件事情你去处理,告诉他们,糖咱们有,看看他们到底需要多少,给我报个数,明天我来安排!”
元晟现在还不知道,那个商队到底需要多少糖,河湾地这边目前还有多大缺口他也不清楚:
“一会儿你给我那个表单,我看看目前所紧缺的货物,都还有多少库存,我好提前去准备!”
“叔父,这个商队,很可能是汴梁那边权贵家里的,按照他们带来的良马跟玉石,还有金银币数量来看,肯定是带来了上等丝绸,还有上等的瓷器!”
仆固贤天天在河湾地厮混,对这些事情清楚的很,中原地区的丝绸跟瓷器,一直都是供不应求。
丝绸跟瓷器,就跟铜钱一样,都是坚挺的硬通货,而且比铜钱还要值钱。
元晟主要带过来的是布匹,丝绸带过来的很少,这让中原地区的丝绸依然是紧销货物。
那个中原过来的商队,是从喀喇汗国那边过来的,肯定是带着海量的丝绸跟瓷器,先去那边交易,然后再来到河湾地这里的。
毕竟元晟这里,根本就不要丝绸跟瓷器,只要金银贵金属,还有玉石跟宝石,以及名贵中药材,还有良马跟羊群。
元晟所需要的这些东西,同样也是中原王朝所需要的,双方在这方面是存在冲突的。
可元晟这里的物品,又是中原王朝那边所需要的,所以,这个大商队先去了喀喇汗国那边。
他们把手里的货物,先兑换成了河湾地这边所需要的物资,然后再来到河湾地,换取他们所需要的那些物资。
矬宋虽然军事上越来越弱势,可经济却是依然非常发达,有钱人多了去了。
汴梁那边的达官显贵,手里从来都不会缺钱,他们的消费能力,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
大唐的时候,中原地区就已经普遍生产糖,可到了现在,能够出产真正“糖霜”的地方,就那么四个产地。
除了遂宁地区产量大点,其他三个地方的“糖霜”产量,实在是少的可怜。
哪怕是遂宁地区,这一年之中所产的“糖霜”,也是寥寥无几,根本就满足不了汴梁的需求,就跟不用说整个中原地区了。
中原地区的糖,依然还是以糖浆为主,像元晟从现代社会里,如此大规模带过来的标准冰糖,还有那些红糖,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太少见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