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61章 从前从前,有人爱你(第 3/4 页)

    土豆,恩施人更爱称它为洋芋。

    洋芋之于恩施人,就像牛肉之于潮汕人,鸡之于广东人,兔头之于四川人,下不了当地人的餐桌。

    “早上金苹果,中午马尔科,晚上洋芋坨坨打汤喝”这是在恩施很流传的一段话,其中的金苹果、马尔科都是当地土豆的品种,可谓是最精髓的总结了。

    恩施人爱吃洋芋, 不仅是因为本地的洋芋和外地不同, 更在于吃法多样。

    洋芋丝丝、洋芋片片、洋芋坨坨、洋芋粑粑……比英国人的薯格、薯条要丰富得多。

    林深鹿对这洋芋丝丝很感兴趣, 据说这味道可酸可脆, 洋芋片片小火炕得糯糯的,软绵喷香,如果是大火过锅一炒,便又是另一种香脆的口感了。

    坨坨要炖到烂才够味,和四季豆一起放在高压锅里面焖是夏秋之际,最常见的家常做法。

    洋芋切片过水晒干,就是土家人自制的薯片了,过油一炸,蓬松爽口。

    洋芋打碎,淀粉沉底用水漂白晒干,便是冬天,一家人爱吃的腊肉炒粑粑。

    而最令人难忘的,还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炕洋芋。

    炕,是煎、炒、焖、烧之外的另一种烹饪手法。

    一把柴火,一口平锅,少许油,一点盐和辣椒,就能做出一道焦黄的炕土豆。

    撒一点调味粉,扔一把葱花,一碗土豆就可以出锅了!

    吃的时候自加一勺老板的酸萝卜丁,这才算是吃出了炕洋芋的灵魂。

    炕洋芋还可以升级,把洋芋炕得差不多后,将沥过水的米饭盖在上面,小火焖到土豆和饭都炕出焦黄的锅巴,打开锅盖就饿能听到滋啦的声音,洋芋饭也就可以出锅了。

    将土豆和米饭压碎成土豆泥,是不需要任何菜都可以吃上两碗的神仙组合。

    ……

    还有这恩施的过早文化,是从一碗豆皮开始的。

    在过早文化上,恩施和武汉同源。

    恩施人的过早,通常就是从一碗豆皮儿开始的,有着“油香酥、烧饼脆、豆皮儿管饱还不贵”的过早老三样说法。

    而此豆皮儿和武汉豆皮,完全不是一回事。

    恩施豆皮儿是将米或者玉米等粗粮磨成粉,在锅中一圈一圈炕出来的类似面条一样的主食。

    热汤热面,加一勺店家秘制的浇头,满足地、麻溜儿地打开新一天。

    豆皮好吃,还在于浇头。

    每个过早店都会有数十个铁盆,装着炒好的各色浇头,酸菜肉丝、肥肠、鸡杂算是出座率最高的。

    除了豆皮,包面、蛋皮在早餐中也有一席之地。

    包面是比馄饨还小的当地馄饨,皮大肚小是它的特色,一口一个刚刚好。

    而蛋皮,顾名思义,就是用鸡蛋摊成的皮。

    蛋皮煮后,口感顺溜,鸡蛋味十足。

    浇头必少不了一筷子凉酸菜,不仅能去除鸡蛋的些许腥味,酸菜的脆口和蛋皮的软滑,对冲得严丝合缝。

    当然还有一种美食叫格格。

    这格格和江西的蒸肉算是一派,算是早餐中,最格格不入的了。

    此格格当然不是清朝公主,但其内容相对于其他早餐来说,可谓是宫廷膳食了。

    碗口大小的蒸笼,一笼一卖,牛肉格格、羊肉格格、猪肉格格、肥肠格格、排骨格格……

    一起床就游离在各大肉食中,也只有恩施人能做到了。

    当然,为解这一口腻,能喝酒的当地人还得来二两当地自制的苞谷酒。

    每一笼格格,都带一点绿,那点睛之笔,便是香菜!

    嗯,对于没有香菜基因的朋友,请一定要提前给店家说不加香菜!

    好吃的东西还有油香儿。

    油香儿又称“油馅儿”,大米和黄豆面糊打底,铺上内陷,再浇上一层面糊,放在滚烫的油锅里炸至金黄便可出锅了。

    一口下去,外焦内软,土豆丝、肉丝的香气随着热气流窜到舌尖,是忍着烫都停不下嘴的烫嘴小吃。

    本地人对油香儿的热爱,早已不局限于早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家有各家的调馅儿秘籍,吃到啥味都算是惊喜。不踩雷的如土豆,肉丝,让人惊艳的如糟辣椒,鸡蛋、皮蛋……

    总之,想吃的时候都能吃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攻玉 上瘾 仵作惊华 甜妻 白色口哨 雪意和五点钟 文物不好惹 顶级诱捕公式 敬山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娇瘾 杀死那个白月光 猫咪的玫瑰 天之下 小蘑菇 慢性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