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一起吹风,就算相拥(第 2/4 页)
这恩施土司城可以说是最大的仿土司建筑群,唐崖土司城的残缺, 在恩施土司城得以完善, 恩施土司城算得上是目前仿建最好的土司建筑群。
城内不仅仿建了土司皇城九进堂, 还有土家民居吊脚楼及用于祭祀和军事防御的钟鼓楼。
而城外围长2000多米的城墙,如同长城般保卫着城中的子民,登上城墙,现代恩施城尽收眼底。
整个土司城内,最值得细究的是九进堂,不仅在柱子、门的数量上极其讲究,全采用的是纯榫卯相接的技术也让人为古人的智慧折服。
每天2场的演出,还可以感受土家族的热情以及山歌文化。
当然这土司城不远,就是女儿城,土家吊脚楼的建筑开着各色各样的店铺,所以林深鹿倒是没走太远的路程。
这恩施土司城,距离es市区约2公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也是全国土家族吊脚楼中规模最大、风格最典型的仿古建筑群。
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
在林深鹿看来,这看点之一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坐西朝东, 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
另外,景区内的土家族民居——吊脚楼也值得游客观赏,吊脚楼多依山傍水而建,房前屋后多植果木与竹林。
除了这里之外还有一处宣恩彭家寨算是林深鹿认为的活着的土家古村落。
作为土家族的自治州,没有一个土家族的寨子是说不过去的。
彭家寨算是其中的代表,在大融合的过程中,还能保留自己的村寨特色,实属不易。
全寨45户,均系土家族。
吊脚楼是土家族的特色民居,楼分两层,一楼为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二楼通风干燥便作为居室。
在这个45户的村落里,单体的吊脚楼以公用的院坝和风雨桥为中心展开层层铺开。
寨前是一派田园风光,寨后是观音山。
想要进寨必先走过铁索桥。
寨里的人依旧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在这里可以真正过一把土家人的生活。
目前,彭家寨已被保护起来,成为了付费景区。
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
众多单体建筑组合成村寨时,以公共用地的院坝、风雨桥为中心展开。
吊脚楼群依托观音山,建于山脚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龙潭河,河上架有铁索桥。
左是召大沟,右为叉几沟,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
……
眼前的利川大水井让林深鹿想起了昨天看的龙船调的一句歌词。
不得不说这利川大水井是一部家族兴亡史。
“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