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控淮水周泰劫明轮(第 2/4 页)
打消了袁术的疑虑,阎象又继续道:“刘云欲于向县过水出淮水处开河港码头, 此河港可供淮水过往船只停靠补给, 但此事, 却需将军点头应允。再有, 若将军应允其于向县开河港,彼愿出粮三十万石, 向将军购买淮南流民三万口,青壮老弱妇孺皆可。”
阎象可谓是深得话术,先言刘云开港, 想要征得袁术同意,再言袁术也能从中得到好处。
说实话, 袁术最头痛的便是境内流民。这些流民失了田地,终日流徙, 既是不安因素,同时也消耗钱粮, 杨弘等人每每进言, 让他令各县开仓赈灾,袁术都头痛不已。
“三十万石, 此话当真?”
三十万石,不是小数目, 可以够一万兵马一两年多开销了。
阎象见袁术表情, 顿时放下心来,暗道刘云果然懂得袁术心思脉络。
“此为刘云诚意,若将军不信, 可十日后, 于向县交易。”
袁术大喜:“不想刘云如此通晓大义,好, 此事便交于你, 务必办妥。尽快筹齐流民万户,去与刘云交易。”
阎象对于刘云的举重颇为不解,30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他这样做散财童子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
但是要说刘云傻,那他也是绝对不敢的,毕竟如果刘云傻的话,会有今日的地位吗?那显然不可能。
不是傻那就肯定别有所图,阎象深刻的知道这一点,只是他暂时还没有想通。他也不愿意去想通,从情感上来说,阎象可能自己都没发现,他开始替刘云说话。
就比如说这次,从梁郡回到寿春之后,刘云所拜托之事, 他就极力的想帮助刘云完成。
当然, 这也是基于刘云没有损害到淮南的利益。
不仅没有损害, 似乎还有好处。
要在淮南聚集一万户流民,自然是轻而易举。淮南几乎每个县城外都有两三千户, 阎象只需要一道政令下去,各县的县长就会将此事办妥。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派县兵,将流民押送至淮水北岸刘云指定的地点。
不到十日,阎象就已经集齐了万户流民,约有三万七八千人,沿着淮水北岸顺流而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