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猴性(第 3/4 页)
而一个稳固的体制,追求的,亦是一个稳字。
面对体制外的异类,首选,当然是拉进体制了。
再说,孙悟空也不算是异类。
孕育他的仙石,天地开辟时便已存在,经受数万年的日月精华,天地灵气,方才化身石猴。
西游中的那句“借卵化猴完大道”,一语道尽真谛。
孙悟空便是那块仙石的化身,用以成就大道。
他出生时,目射金光冲斗府,玉皇大帝被惊动后,也只言“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毫不追究。
孙悟空去龙宫借宝时,曾自称“天生圣人”,某种程度上,说的倒也没错。
所以说,孙悟空的根脚,绝非普通妖魔能比。
对于这样出身非凡,还修成了仙道,更重要的是本事高强的人物,天庭选择主动招安,似乎也算不上软弱。
只是上来就封了个弼马温,还确实有些对妖仙的傲慢。
可之后,第一次花果山大战惨败,天庭也没愤而大怒,而是放下姿态,应承下了“齐天大圣”的尊号。
安排孙悟空看守蟠桃园,可以说有失妥当,毕竟哪有让猴子看桃的。
可孙悟空这样,仙胎孕育而成,成仙得道的,算是普通猴子吗?
在天庭看来,一个神通广大的得道真仙,难道还控制不住顽劣本性?
然而因果际遇就是这么奇特。
天庭认为孙悟空修行了几百年,心性定然磨砺足够了。
可孙悟空满打满算,不过二十年修行,只得神通修为,并未磨去猴性。
倒是五行山下五百年,再经西行取经的历练,方才真正的“借卵化猴完大道”。
总而言之,天庭应对孙悟空一系列行为,一是出于稳,二是孙悟空确实根脚非凡,神通广大。
之所以事与愿违,走到如今地步,也是过于追求维稳,并忽视了孙悟空的猴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