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新一代航母的奠基【求订阅】(第 3/4 页)
“根据你的能力和想法,我估摸着肯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部分修改,你放心改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问题,把这一套模型给你送过去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部分的模拟数据,为接下来的实验提供一点便利。”
“原本这一件事按照正常程序,是要提前通知你一下的,但是你也知道耐高温材料出来之后,上面引起很大震动,二话不说,直接联系科研部门召开了一场紧急的学术会议,上面需要我点名参加,然后什么都没顾上就把手机交上去参加会议了。”
林一涵笑呵呵的开口,解释了一句刚刚运送模型程序上的一些问题,并且进一步和白凡说着刚刚会议上的一些重心。
在林一涵口中,
白凡知道在刚刚结束的会议上,
来自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耐高温材料,再一次让高层所惊叹。
一方面是惊讶于白凡实验室研究材料的速度,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拉出了好几款世界超一流材料,完成了大部分的国内空白,另一方面是惊讶于耐高温材料的实验相关数据和具体性能。
因为这一个数据,直接完全碾压世界上目前任何一家实验室。
在他们的基础上,超出了一倍。
按照某位上层的话来说:
“仅仅只是白凡实验室一个实验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迅速让我们摆脱有关于x方的重要材料钳制,完成了相当一部分材料领域的国有化,是当之无愧的科研之光,行业的标杆。”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要一如既往的继续支持,并且加倍的资源倾斜,其他的实验室也应该和白凡实验室进行学习。”
并且进一步的提出耐高温材料的产业化。
当然,首先应用在百年工程,这是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但是也同步推出一部分的削弱版本,应用在民用航天行业上,摆脱目前卡脖子危机,实现发动机国有化,并且迅速整合耐高温材料的上下产业链。
简单点来说,
上面的意思是,在持续推进百年工程的同时,需要推出削弱版的耐高温材料。
就是把以前的一些不达标材料推出市面。
将所有的利润回笼。
不能一直看着大部分的利润被吸走。
“主任,你的意思我明白,耐高温材料上的削弱版本,这个非常简单,目前摆在实验室的材料最起码有上百种,稍微晚一点时间整理出来,我让王生主任拿一份详细报告单给你,看上面需要哪些,然后直接推出来就行。”
闻言,白凡笑了笑,和他想的一样,上面决定推出一部分的削弱版本。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