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千人为饵探赵军,无辜锐卒终饮恨(第 3/4 页)
“将,将军!攻......”
......
战斗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的悬念,很快千余秦军便只剩下了曲长和他身边的十几人仍在负隅顽抗。
面对着团团的围困,饶是曲长也被赵军所伤,好在身上甲胃还算精良,令曲长躲过了不少致命的伤害,只是头盔在赵军的一矛之下,不知所踪,连带着束好的发髻,也在随后的一刀之下披散开来。
面对上万赵军的团团包围,曲长和麾下的秦军当然明白自己已是有死无生。但他们仍旧没有放弃,以曲长为中心摆成了圆阵,试图在与赵军“一决生死”。
但显然,这样的想法过于幼稚,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根根锋利的长矛,宛如炸刺的刺猬一般密密麻麻,几不透风,只要一齐发力而攻,恐怕里头的秦军士卒们根本接不下这区区一击之力。
又或者早已在层层矛阵之后整装待发的长弓兵们,一通齐射,恐怕就能将这区区十数人射成刺猬,包括那名悍勇的曲长!
然而,将秦军重重围困之后,赵军就彷佛被下了定身咒一般,只困不攻。而包围圈里的秦军只能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警惕地看着四周满满的赵军。
刚刚还如火如荼的战场竟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降了吧!”一声高喊打破了宁静的战场。
哒哒的马蹄声随即出现在曲长面前的赵军之中,紧接着,赵军自动分出一个两人宽的通道,赵启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其中。
此话自然也是出自赵启之口。再得知秦军主力已退后,赵启不得不将目光重新投回了营中战场,而在着一看之下,还真让赵启给发现了一个惊喜——曲长。
显然赵启也是动了爱才之心,曲长的气力、武艺一直被他看在了眼里头,虽然没有世家流传的精妙技巧,但他愣是凭借着自己的天生神力,配合着在战斗中学会的技巧,抵挡住了十数只赵军精锐的轮番进攻。
这在人才济济的赵军之中却也不多见,简直是天生的勐将!
而赵启自己也是在长平壁垒之战中,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这才被廉颇将军看中,给送到了赵王身边锻炼,也才有了如今的赵启将军。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若所料不差,此将在秦军之中勇则勇也,却也官职不大,不仅不受重用,甚至还被秦军用来做炮灰(虽然赵启也不知道秦军为何要送这千人而来,这不是明显的送吗?)
都说秦法严苛,都说秦国以功论英雄,却不想也是如同当年之赵军一般,如此重材却在秦将短缺之时被如此滥用、乱用。
好在如今的赵国是我王当政,再无“怀才不遇”之难,更不会存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情。
赵启一边想着,一边对眼前的曲长更生怜悯与爱才之情。随即再度劝降道:“降了吧!”
“降!”众赵军齐齐吼道,上万大军齐齐的怒吼似要将那区区十余人之胆活活震碎。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