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赵地烽烟传九州(第 3/4 页)
不待范睢回答, 白起又补充道:“万万不可令其集中兵力,乌合之众, 即便兵多,却必不是廉颇至对手,集中兵力反而会被廉颇一举而灭之也。”
“这就不劳上将军操劳了!”范睢轻笑道:“本相早已下令细作,务必让各城池藕断丝连,既有粮草军械以及消息之互通,却又不使其兵力聚集一处。廉颇想平乱,那就一个个城池地拔吧!”
“总之,以本相料来,拖个一年不成问题!”说着范睢的头颅再次昂起!
而这次,讨厌的声音终于没有再次响起,倒是范睢心心念念的夸赞之声萦绕耳畔。
“如此甚好!”秦王大喜道:“相国辛苦了!此当真为大喜之事也!此不可不赏也!也罢,寡人知汝眼馋寡人宫中玉如意多时矣!相国为我大秦立下大功,此玉如意便赐与相国。”
“多谢我王!”范睢兴奋地双手抱拳一揖到底。当然,令他如此高兴的不仅仅是一件玉如意,而更是秦王的关注与认可,而有了这两样东西,何物不可得哉!
“哈哈哈!”看着范睢高兴的模样,秦王的心情更加愉悦了。送礼之人最高兴的莫过于自己送出的礼物深得被送礼之人心意。
一场宾主皆欢的赏赐过后,秦王缓缓转过头,对着一旁的白起说道:“相国已经把舞台搭好了,接下来就看将军如何将这出戏唱好,唱出彩了!”
“诺!”白起深深一躬,似乎在心中暗暗地下定了什么决心,似在喃喃自语又似在向秦王保证着:“必不辜负相国之情,此番必为我王取地也!”
说着,再次将舆图展开,指着河内之地,缓缓开口:“末将之意者......”
......
就在秦国因赵地烽火而兴奋不已之时,邯郸城内,平原君府上,一位贵客正与平原君一边品茗,一边担忧着赵国的局势。
“平原君,缘何不曾好生劝导赵王一番啊!”一位衣着华贵的君子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对着平原君吐槽着。
定睛一看,正是许久未见的魏信陵君!
此番前来邯郸,一则为了押送最后的一批粮草送予赵国,以履行赵国退出河内郡的盟约;二则是与赵国商议开放双边贸易的事宜。
却不想,刚入邯郸城便听闻北上大军连屠两城世家的事情,还未曾发表什么看法。国书刚刚递交,紧接着,又是赵北之地联盟而抗新法的消息传遍邯郸。
虽然他也与邯郸百姓一样坚信赵王括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生来为公子,长成为君上的他显然更明白这样的胜利背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而唇亡齿寒的教训更是被秦国欺负惯了的大魏人所熟知的道理。
一旦失去了赵国的强援,自己的大魏国就将独自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军!想想长平战场上那群杀人如麻的秦军,那场惊心动魄的亡命狂奔仿佛就在眼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