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主力东渡,一将难求(第 3/4 页)
是了,死士营的投入应该是压倒赵军主将赵括的最后一根稻草。任谁看到死士营这种核武的投入,都会认为秦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实际上,在自己的指挥下,秦军一直轮换着兵力,而在壁垒上的兵力远没有饱和。
死士营的投入又是在赵军士气大振,壁垒之上的赵军无法赶下去,壁垒之下的赵军就要从云梯上登上的这种看似绝境的时刻,进行的投入,是怎么看怎么像最后的底牌,即便是自己在对面也没法看出丝毫的破绽。
想着想着,白起对那位前线的校尉更加满意了,不行,这样的将才,不能在这种欺骗性的战斗中就被消耗了。
“壁垒之上的令死士营出战的校尉是谁?”白起又问道。
随着白起的问话,帐中为之一静。众将有些为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说出校尉的名字,他们以为白起要追究校尉擅自调动死士营的责任呢!
其他人可以不说,作为前任主将的王龁不能不说,否则就有“狠军”之嫌疑。(狠军——十七禁五十四斩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回禀将军,该为校尉孟琥,然当时情势危急,令死士营出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且孟琥从军以来功勋颇多,三年对峙中也是每每披坚持锐,望将军……”
“哈哈哈哈……”没等王龁说完,一声大笑打断了他。
“怎么,诸将军认为吾要加罪与他吗?死士营本属其调管范围,且死士营之处于大局有利无害,吾缘何加罪?”白起解释道。
“诸君不曾看见,在死士营出后,赵军西岸大军才有的动作吗?”
“然也!”众将回应道。
“孟琥?可是老秦人孟家族人!年纪如何?”白起又问道。
“然也!乃昔日穆公手下大将孟明视之重孙也!今年只30岁也。”王龁说明道。
那还有啥说的,孟西白三族之人——纯纯的自己人啊,还是嫡系所出,功勋也够了,没啥说的,升!
“传令:升孟琥为都尉,调来中军帐中听令,即可派人顶替孟琥在前线指挥。”白起说道。
“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