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军鏖战上蔡军,东西偏师续告捷(第 2/4 页)

    公元前249年,赵、秦、楚三国终日大战于上蔡之地,至晚方休,只是史书上短短的一句话,可又有几人知晓那话竟是用活人的鲜血写成。

    而大战过后,双方都会拖回各自军士的尸体,一夜秋雨过后,又是一片静谧的景色。只有那被鲜血浸染成红色的土地和空中不时盘旋而过的秃鹫,无声地诉说着战事的惨烈。

    战事的转折发生在第十一日,夜间,军需向蒙骜汇报:床弩经过赵军长期的破坏,虽经不断抢修、重制,但终于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若是再不解决掉赵军抛石车的威胁,恐怕三日之后,联军便再无床弩可用了!

    而经过十日的试探,蒙骜也自认为已经将赵军步卒的实力基本摸清,是时候让骑兵们动一动了!

    大战第一十二日,联军出轻骑兵引火油并火箭毁赵军抛石车,赵军不察之下,抛石车为之毁坏泰半。随即李牧令赵军骑兵拦截,秦军因带火油火箭之故,兵器未能足备,为赵军骑兵所破,损兵数千而退。

    大战第一十三日,联军骑兵再出,赵李牧遂以骑兵对攻,联军不得进。而赵军乃依抛石车之威,而收割联军之性命。

    如是者三,则联军虽有兵力之盛却不得进,而赵军困于兵力之短亦不得进,然胜利之天平渐往赵军倾斜之势,已不可挡矣。

    然蒙骜似胸中自有丘壑,虽见敌我兵力差距不断缩短,而胜势已渐渐倒向对方,却也不急不躁,似有翻盘之绝招。

    越是如此,李牧倒有些拿不准主意,甚至有些心慌了——没有什么比未知更值得恐惧了。好在,李牧看不懂,但不代表赵括看不懂。即便赵括看不懂,也会想方设法的弄懂,毕竟秦王身边有着细作,而赵括自己身上还有着挂——战场模拟。

    随即一封战报便被快马送到了后方赵括的手中。

    赵括看着李牧传来的战报,也很是认同李牧的想法:毕竟对面实在不该这么澹定,如此生死攸关之战,不可能、也不应该存在放弃一说,唯一的解释便是联军在准备大招。

    至于大招,赵括结合秦军营中送来的情报也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当然为了保证这至关重要的一战不出现什么纰漏,赵括大手一挥,十万功勋换取了的战场模拟也再次印证了赵括的想法。

    既然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打算,那么主动权便完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当即秘密来到前线军营之中,亲自布置最后的战场——悄悄的,十数万大军在后方日夜倒班,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挖坑作业”。

    正面战场依旧呈现焦灼之势,而在东面的小战场上,田单率先带来突破,八万大军连破楚国数城,进占广陵至昭关一线,成功切断了吴地与楚国之间的联系。

    即便田单所部进展神速,但显然,想要占领吴越之地,切断楚国的粮秣、军械基地,还任重而道远。而吴地通道的暂时失去,既无法令前线缺衣断粮,也无法造成士气的低落,可以说这一占领,对楚国、对正面战场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按照一般的想法,应该将这八万大军集中道正面,对联军形成兵力的压制,从而正面决胜才是最佳的选择。虽然这八万大军中,多为乙种军和丙种屯田兵,战力微弱,即便加入正面战场也不过是炮灰之属而已。

    而赵括之所以并没有这么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赵括如今想的已经不是一场战争的输赢,而是统一战争的整体进程。

    从全局来看,在楚国精锐尽出得情况下,夺取吴越之地,是最佳的时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晋末长剑 不是吧君子也防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万历明君 希腊神话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清要完 冰川天女传 星海王座 嬉游花丛 明末逐鹿天下 全唐诗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