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批公文,定外交(第 2/3 页)
“我王言重了!”平原君解释道:“伐燕军中,臣下在我王手下办事,曾记得我王事无巨细,皆欲过问也,生恐错失了一个细节,如今御极,臣下怎敢不从军中故事焉?”
赵括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平原君,你当我在军中愿意事无巨细的查啊,手底下就两个人还算可以,任武和赵启,任武顾着骑军不在中军之中,赵启刚刚提拔上来一是没有威望二是没有经验,这才要我去查验各种啊!
你看到了蓟城中,又廉颇和李牧再,我还管没管过这些琐碎。
不过赵括也明白平原君的难处,毕竟换了个王上,若是不表现得更尊重些,不事无巨细地禀报,便有不尊重王上之嫌,极容易将自己给得罪了。
可是这些话,赵括没法跟平原君诉说啊!刚想说一切如旧事就好,可是心中念头一转,想起将来可能的相权与王权之争,还是别如旧事了!
随即对着平原君说道:“廉颇将军已经攻下了燕国之蓟城,传王命,奉廉颇将军为蓟城君,赐金万钱,拜为上将军!”
平原君虽然不明白怎么说着政事,怎么突然就来了个任命和嘉奖?虽然不解,平原君还是很快应诺了下来。赵括登基,上将军之位空缺,也该给廉颇将军点补偿了。
赵括见平原君应诺,随即继续说道:“以上卿、亚卿及上将军组成内阁,后续增补两或四名人员,行宰相之事,参赞国家诸事,必要之时可代行王权!些许小事,可代行决策;遇国之大事,票拟而报寡人决策可也!”
“这?”平原君一时有点儿懵了。
你要说这是分了自己上卿之权吧,却有个代行王权、代为决策的说法;你要说是给自己加权了吧,可又是三人决策?一时间,平原君有点搞不懂赵括的想法。
其实赵括的想法很简单,皇权与相权之争,历来是一道难题,而这道题的解法已经在明清实验过了,效果还挺好,自己自然就照抄过来啊!当然此内阁者更多的是偏向于清的军机处,而非明的内阁。
随即赵括又说道:“平原君不要多想,政事依然是以卿为主,只不过后续寡人要推行新政,恐平原君一人忙不过来,故而需要更多的人来共同帮助寡人完成大业!”
“谨遵王命!”虽然不知道赵括是想增权还是想要削权,也不知赵括最终欲要何为,但好歹“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王上乎?于是平原君欣然领命道。
“另外,对于国内诸多之机构,寡人也准备一齐进行调整!先跟平原君打声招呼,具体的情况,寡人随后再与平原君详细说明。”赵括笑着说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