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节 退货回去(第 3/4 页)
送走一群夷人,喜欢女装,五官阴柔,肤白体瘦的达旦行商东家周明带着七八人走过来。
“王老板好久不见。”周明千娇百媚打招呼,“劳你亲自出马,是什么好东西?”
王杏对周明没有歧视,成功推销一千斤,由他销往倭国。
然后是陆家家主陆佑,这老哥们现在生意越做越大。
渠道不走柔佛海峡,走阿瑜王朝南部,可以把商品送到莫卧儿。
郭家没有面粉份额,他们依然坚持从事近海运输工作,主要是粮食和各种资源运输。
生意比原先大十倍不止,海崴港、鲜明之省、占城、天津镇、南都、吕宋,大明水域几乎都有郭家大船。
受益于早前模仿张新,郭家目前每年可培养一千名左右优秀伙计和水手。
爱国者东印度公司也没有面粉份额,目前掌舵者是朱四(朱采篱同父异母哥哥),生意范围主要在吕宋以及世界第四大岛。
干的事情比较暴利(暴力),也比较血腥,在当地经营种植园,往明朝输送原料材,包括粮食、甘蔗、可可豆、咖啡、胶橡、木材、煤、铁、奴隶等等。
还有王直海,暂时也没有面粉配额。
他在柔佛海峡北边半岛某处,设有多座秘密营地,购买或抓捕当地少年阉割,然后提前教他们学习明话,背诵《终极奥义》,并训练。
然后交易给西印度公司,可以得到三倍甚至四倍价钱。
现在,他的船队已经发展到三十多艘大船,因为装备有煤气罐,在海上遇到荷兰人和阴国人,偶尔也能拼一拼。
除这些老牌势力,受益于濠镜澳特殊地位(唯一对外口岸),市场更加公平,贷款借钱容易。
最近两三年濠镜澳出现大批新海商,他们犹如活水,让濠镜澳保持年轻。
正是因为有这些海商,有无数普通人一起努力,张新才能浪里浪。
才有无数物资送到南部前线,让军队后顾无忧,专心作战,专心杀敌。
物资供应充足,七万奴隶军团打游击战,在雨林里把东吁王朝军队打的节节败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