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提调司(第 2/4 页)
张新应声离开。
离开衙门,张新带着自己的五十三名部下从外面绕到后面营房。
营区面积颇大,约有七八百平方,左右两排营房,中间是校场,校场中间竖着一杆龙旗。
张新带人到达时,营区里还有其他锦衣卫,看上去同样刚到不久。
同行见面自然要沟通一番,原来大家都是屯田锦衣卫,也都是一个总旗兵力。
“为何抽调我们这些屯田锦衣卫,提举大人是何用义?”
问话的男子叫刘洪,总旗官,年龄约四十,大眼,留着一脸络腮胡子,体型中等,看上去不像锦衣卫,更像是庄稼汉子。
张新摇摇头,“刘大哥这个问题太难回答,在下响午还在忙活,突然就被调了过来。”
又聊几句,张新和刘洪各选一排营房,安排众人住下。
每排营房有七间,五个小旗10~11人住一间,一间厨房,一间军械房。
张新受不了大通铺,直接住进军械房,晚饭是离家时带的干粮。
次日凌晨四五点,‘提调司’的人送来清水和食物。
提调司、备倭司、巡缉司,这三个是明朝驻濠镜澳的本地衙门。
提调司的职责是对濠镜澳的夷人进行全面管理,但理想很美好,事实很糟糕,夷人根本不服管。
‘明设官澳以济彼,彼设小艇于海口,护济私之船以及澳,其不容官兵盘诘,若提调司稍示逊,彼纵夷丑玩弄之态以自恣,其不服约束若此。’
明朝设提调司衙门管理夷人,也是为夷人提供淡水和食物补给;夷人却另寻私船进行补充,且不接受官兵检查,提调司如果进行斥责,夷人反而对官兵吐舌头,扮鬼脸,丑态尽显,不服约束。
总的来说,这提调司算是一个服务部门,从香山送水进入濠镜澳是他们的工作之一。
“这位兄弟,只有十桶水吗?”刘洪拉住送水的提调司兵差道,“我们这里有一百多人,肯定不够用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