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这就是民意(第 3/4 页)
兵部尚书张鹏也跟着说道:“殷大人此言有理,臣以为,此时不宜动兵,否则遭殃的还是天下百姓。”
“几位大人!”徐承影实在听不下去了,说道,“你们一个户部、一个礼部、一个兵部,现在人家集结大军要来打仗,你们不去想想该如何筹措粮草,集结兵马,上阵杀敌,却一个个在这里推诿责任,把所有问题往我这个锦衣卫指挥佥事头上推,究竟是何居心?”
“徐佥事这话就不对了!”周洪谟是礼部尚书,满朝清流界的老大,平日里最擅长的就是口舌之争,当下反驳道,“我们也是为大局考虑,怎么成了推诿责任?反倒是徐佥事,当初和蒙古骑兵一战,才是今日事情的起因,你不去解决,让谁去?”
殷谦在一旁说道:“周大人所言极是,户部现在的各项开支都很紧张,这仗能不打最好,否则的话,劳民伤财,有伤国本啊!”
徐承影明白了,这三位恐怕不是推诿责任这么简单,他们是想要自己的命啊!
就算真的出使草原,人家把自己脑袋砍了,这场仗就不打了?
就好像当初的南宋,杀了岳飞,真的能换来和平吗?
最后还不是被人打的跪下叫爸爸……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明白,如此坚持,怕是背后另有隐情吧!
或许……和自己抓到的那人有关系?
看来,自己无形之中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能发动三位尚书级别的人出面打头阵,背后之人,肯定不简单。
会是谁呢?
万通吗?
他只是锦衣卫指挥使,怕还不够格。
万贵妃?
这个女人势力很大,可是,她是最不可能和成化皇帝作对的人。
万安?
内阁首辅,天下百官之首,如果是他,确实能指挥的动六部尚书,可是,自己和万安之间也没啥矛盾啊……
徐承影陷入沉思,周洪谟却以为他已经词穷,便说道:“陛下,臣等所言皆为民意,试想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他们有什么错?为何要他们为了徐佥事的冲动承担后果?”
“民意?”徐承影冷笑道,“你还知道民意?”
周洪谟沉着脸,说道:“徐佥事,在陛下面前,老夫不愿与你逞口舌之战,是非曲直,只有公断。”
“谁来公断?是你们几位高高在上的大人?还是普天之下的平民百姓?”
面对徐承影的咄咄逼人,周洪谟也不甘示弱,道:“我等身为臣子,上为君分忧,下为民请愿,如今所言的每一个字,皆为民意民愿!”
“民意民愿,哈哈,哈哈!”
徐承影突然笑了起来,把三位尚书笑的心里发慌,心说这家伙不会是被自己逼疯了吧?
难道是想装疯卖傻,蒙混过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