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第 2/4 页)
这问题没头没脑的,姜莺愣了片刻,回忆起方才王知晏的问题。她浅浅笑开,娇嗔道:“夫君怎么还同一个小孩子计较。”
王舒珩摸摸鼻尖,一本正经:“我只以为,这个问题你该是知道的。”
姜莺被这人磨的没了脾气,故作不解:“我怎么会知道?”
话才说完男人忽然横抱起她,语气淡淡:“嗯,回房告诉你答案。”
时间不急不缓就来到上元节,上元节这日晚上,汴京有赏灯的习俗。一家三口参加完宫宴,王舒珩便一手牵住姜莺,一手抱着儿子出宫游玩。
上元佳节,就连明月都格外亮一些。汴京城热闹非常,街道两侧摆了许多小商摊,一路走过到处是吆喝声,游人络绎不绝。
明明是夜里,河水中却漂浮着一只只画舫和莲花灯,游船赏灯是汴京人最喜欢的乐子。姜莺原本也想游船,但王知宴被街边小玩意迷住了,说要看人投壶。如此,一家三口便围在一处投壶的小摊前。
汴京投壶规则,是一人八支箭,投中多者为胜。上元节的玩法更为有趣些,设置三种级别奖品。
王舒珩付钱买下八只箭,问母子二人:“你们想要什么?”
王知晏一眼相中一只小瓷猪,白白净净的一脸福气样。他生肖属猪,府中早有不少与猪相关的小玩意,会看中这个奖品也不意外。不过那只瓷猪做工精巧一看便是上乘之品,需要投中五只箭才能获得。
铜制三口壶距离一丈多远,入夜后光线暗淡,别说五只投中一只的人都寥寥无几。王知晏不知道这个游戏的难度,姜莺却知道的。
她不想让夫君丢脸,便道:“府中已经有许多猪猪了,知晏换一个好不好?”
“可是……我就喜欢那只小猪。”
王舒珩安抚似的拍拍妻子肩膀,笑问:“夫人想要什么?”
一共八只箭,姜莺想着夫君总要失手几次,便道:“我就不用了。”
“那只木质的梳子如何?”
姜莺顺着王舒珩手指望过去,是一柄红木质地的梳子,需要投中两只箭才能获得。这样一算,想要获得两样奖品岂不是只能失误一次?
夫君武将出身,姜莺自然知道他的骑射应该极好,但投壶与射箭还是不一样的,更何况眼下天黑了。她轻轻拽了下王舒珩衣袖,“真不用,那铜壶瓶口太小,我看这么多人都没投中……”
“夫人小瞧我了。”王舒珩点了下她的鼻尖,“等着。”
街道被灯火照亮,到处一片繁华之景。但许是店家宰客,投壶的小摊前故意只挂了一盏灯笼,半明半昧的光线下,就连壶口都模糊不清,更遑论投中了。
许多客人乘兴而来又败兴而归,姜莺牵着儿子等在一旁,只见王舒珩站在摊主划出的红线外,瞄准后轻轻一掷,箭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只听清脆的“当”一声,箭准确无误地落在铜壶中,只见轻轻颤动的白色羽毛箭尾。
店家有点惊奇,还是含笑道:“公子好眼力,您还是今晚第一个投中的。”
“爹爹好厉害。”
王知晏一个劲欢呼,在他鼓掌的时候,王舒珩趁热打铁又中了四只,他的小瓷猪已是囊中之物。见状,姜莺才舒了一口气。
她的目光与王舒珩隔空对上,对方给她一个安心的笑。王舒珩再次瞄准的时候,店家脸色已经十分不妙,八只箭十文钱,他今晚摆摊处处设陷阱就是为了捞钱的,谁成想遇到这么个高手。
因为王舒珩接二连三投中,四周围过来不少人都跃跃欲试,其中还有几个看上去身手不错的男子。店家腿一颤,总觉得今晚要亏本了。
他神游的时候,王舒珩又投中了两只,他手中只剩最后一只箭。按照规矩,若连中八只王舒珩不仅可以取走想要的奖品,店家还要自掏腰包奖励一两银子。
可怜见的,忙活一晚店家总共赚的银子也就一两,他掌心发汗紧张到不住吞口水,然而关键时刻最后一只箭飞出,恰好擦壶口而过落到地上,没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