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总要留下一点什么(第 4/4 页)
    冬季过去,来到春暖花开的季节。
    智瑶率领一个军团进入鲁地。
    司马穰苴则是带着剩下的部队开往越国本土。
    根据情报,楚军在冬季也没有罢战,他们已经大江以南的越国城邑全数攻下,止步与大江南岸没有北上。
    那么就是说,楚国君臣至少保持清醒,只是吞占了越地和吴地,放弃了徐国、钟离、钟吾、淮夷等国旧土的侵占。
    上述那些国家的灭亡时间并未超过百年,有些甚至没有超过三十年,无一例外都是被吴国所灭。
    楚国没有动大江以北的土地,一定不是想要留下余地。
    抢食都抢了,还有什么余地?
    根本原因在于那片地形虽然有不少水系,可是显得过于一马平川,楚国哪怕拿下也无法在原军的兵锋所指下坚守,乃至于会白白折损兵力。
    原国发动东来之战前,楚国一直在疯狂向南进行扩张,种种迹象表明楚国运了很多物资渡过大江到攻占的杨越一带,有情报显示楚国也在那边筑城。
    可以将楚国的这一行为视作谋求退路,一旦实在无法抵御原国的兵锋,意图利用大江天险作为天然屏障,换得苟延残喘的机会。
    为此,楚国不止在大力经营从杨越攻占的土地,包括筑城和开垦,还在建设造船基地。
    智瑶挺想看到楚国经营大江以南,一切只因为那边目前就是保持几乎原始的样貌。
    如果楚国以为一条大江就能阻挡原军南下的步伐,他们真的是有点想多了。
    不说吴地已经开发出来,能够作为原军在大江南岸的桥头堡,原国的水军规模只会越来越大,能够从大河出海,就能够从大海进入大江。
    尖底船无法在内河航行?原军在东来驿站俘获了几百艘越国水军的战船,并且加紧打造一批内河平底船顶多就是耗费一年左右的功夫,压根就不算耽误太久。
    智瑶率军要去的地方是宋国,将会亲自主持灭宋之战。
    一个从东来转战宋国的军团加入进去,原国对宋国的灭国之战就达到五个军团的兵力,不用说司马穰苴这边还有两个军团能够随时参战了。
    司马穰苴所部攻略大江以北的越国疆土不会耗时太久,有麻烦的不是越国在当地的驻军。
    越国在那边的驻军早就被暴起的吴国人消灭得七七八八,原军想要攻占那些土地并实施统治的障碍变成了各支吴国人武装。
    原军会以帮吴国复仇的身份进军,只是能够抵消多少吴国人的敌意,着实是难说得很。
    以吴国人的性格,他们连自己的王其实都不怎么尊重,想让他们服从新的征服者,难度远比想象中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