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公私兼顾(第 4/4 页)
当然,最后智瑶还是会先说服智申,免得再把老父亲吓出个好歹来。
“瑶欲行何事,且为便是。”智申其实决定智瑶特地来说服自己很没有必要,搞得心里感觉怪怪的。
准备了好多说词的智瑶给愣在当场。
智瑶原本是想要好好絮叨絮叨,包括现阶段引来吴国刚正面对晋国固然有害,打从事实上却是对晋国最好的做法。
原因是吴国搞太多大动作,并且运河还没有修起来,哪怕晋国也是处在虚弱的时刻,真正展开较量其实对晋国比较有利。
还有一点,齐国估计在犹豫要不要对吴国服软,要是晋国没有什么表现乃至于在吴国身上吃了亏,齐国应该会下定决心先对吴国服软。
那么,一旦齐国对吴国服软,他们就将变成吴国挑战晋国的助力,并且还会因为齐国的服软产生一连串的效应,比如鲁国、宋国、郑国站到吴国那一边,再一起针对晋国。
智瑶没有机会对智申说那些,后面几天干脆一家家串门,分别找魏驹、赵伯鲁、韩庚、狐尤、钟武阐述诱使吴国主动侵犯晋国的利弊。
当然,智瑶肯定不会提智氏想要孙武效力的事情,只谈大局需要就足够了。
有意思的是魏驹表现出极度赞成智瑶的提议,并且还列举了智瑶一些没有提出来的观点。
韩不信认为各个家族还没有恢复元气,借韩庚的口明确表示了反对。
赵伯鲁一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模样。
狐尤和钟武则是父亲出征,一时半会很难表态。
就事而论,智瑶虽然有私心,可是也兼顾了大局。
不管是春秋晚期,还是到了长久的以后,有私心是比较正常的事情,能够在实现私心的同时对国家有好处,谁能有什么责怪呢?
在智申正式下场之后,拿出来的主意是,等着“艾陵之战”出现结果。
如果晋齐联军挫败吴军也就罢了,换作吴军获胜则是执行智瑶的建议。
那么,正在开打的“艾陵之战”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