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一触即发(第 3/4 页)
    所以,今年敌军的规模也是在四十万以上!
    从用兵规模来看,确确实实是进入到战国时代了。
    以往,一再动辄十万左右的动员仅是晋国和楚国,其余国家哪怕是吴国或郑国、宋国,用兵规模没有超过十万。
    现在呢?全国人口约在一百二十万左右的郑国,他们动员了十万人实际参战;人口规模约在一百三十万左右的宋国,没有本土遭遇入侵的危急之下,他们动员了八万的士兵。
    话又说回来,不算智氏曾经动员五十万人的模式,也就是光动员了那么多人,大多数被动员的人却没有离开故土,去年楚国动员三十多万士兵北上,又给楚国抢到一个“成就”了。
    智瑶总算开口说话,邀请道:“诸位且随寡人游览‘新郑’。”
    他们不止一次来过“新郑”附近,今次看待“新郑”的目光以及想法应该有新的觉悟,一切只因为这一次他们要对“新郑”展开攻城行动。
    经过一再扩张的“新郑”,它的占地面积一直在增加当中。
    早先的“新郑”是先建立城郭向外扩张,当时已经发生某任郑君射了周天子一箭的事件,郑国当然不用在意周礼的限制。
    一次次建立城郭,每一次“新郑”都在向外扩展,几十年的扩张之下让“新郑”变成诸夏大地占地最广的一座城池。
    “楚军皆在南门,郑军屯驻西门、北门,东门并无城外驻军?”韩庚觉得‘新郑’城内的东面一定屯驻了大量的守军。
    现下的“新郑”各处城墙之上,一面面旌旗随风招展,还能看到守军的身影遍布各个城墙段。
    狐解指向了某处,问道:“此是作甚?”
    那边有非常多的辅兵,他们从其它地方收集来砂石与泥土,好像是在筑台一般。
    司马穰苴答道:“推土成山,以便窥视城内。”
    其实“新郑”周边有山,只不过离得太远了一些,哪怕原国已经有望远镜,距离过于遥远的情况下,登山还是无法清楚窥探“新郑”城内的情况。
    在有需要的前提下,智瑶下令堆出一座人工高地,便于窥视“新郑”城内的同时,其实后面也会有抛石车、床弩等远程器械被弄上去。
    狐尤好奇地问道:“敌军坐视,并无干扰?”
    土山已经有十来米的高度,摆明就是早在做业,敌军哪怕一开始搞不懂原军在做什么,本着原军想完成他们就该破坏的原则,不该什么都不做才对?
    然而,狐尤没有从周边看到交战之后的痕迹。
    司马穰苴先笑了几声,才说道:“怎会如此?乃是来袭敌军损失惨重,不敢再来罢了。”
    现下只有“新郑”的城东在堆土成山,接下来极可能西、南、北三个方向都会搞一个,或不止一个?
    他们在智瑶的领前下来到土山的顶上,不用谁来教,掏出望远镜开始窥视城内。
    “果真有九道城墙啊!”狐尤以前还只是听说,今天算是亲眼给见证了。
    要说起“新郑”的话,谁不知道它是春秋时代最硬的乌龟壳呢?
    面对这么一座坚城,尤其是亲眼看到防御工事,除了智瑶的脸色还算正常之外,其余人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