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时代的更替(三)(第 3/4 页)
    原军的合围进剿,受限于兵力的关系,自然没有可能将整个山头围起来,只能是根据实际地形部署兵力。
    “降者不杀!”
    灌夫知道活着的人远比死去的人更有价值。
    当然也是原国的评价军功出现改动,抓捕俘虏比斩获首级的功劳更高一些,从注重个人斩获到变成更重视集体功劳。
    换作是依旧以斩获首级评功为重,信不信灌夫才懒得喊什么投降不杀?他们只会恶狠狠地扑上去一阵杀戮。
    “投降,愿递剑归降!”句雄怕的就是原军不接受投降,一听投降不杀立刻就降了。
    灌夫早就不是那个齐国的街溜子,一听对方的话,再看对方的穿着,瞬间就精神了。
    下一秒,灌夫给愣了愣神,倒不是出现什么意外,问道:“你乃句雄?”
    “正是本人。”句雄都要投降了,哪能隐瞒身份呢?
    灌夫瞬间狂喜!
    尽管峰山的这支匪盗威胁不大,能抓住匪盗首领就是一个大功劳,别说灌夫想要立功,再前往郑地参战了。
    剿灭峰山匪盗对原国这支不满编的二线部队一个“旅”来说,其实真的没有难度,只不过还是要区分一个任务完成的质量,过程中谁立下了什么功劳。
    灌夫就是属于按照行动方案做事,偏偏又捡了俘获敌方首领功劳的幸运儿了。
    “如此,你且收拾细软,往去‘曲阜’。”邢巨说了一个让灌夫很不理解的命令。
    灌夫行礼问道:“入郑地,非是往‘重馆’。”
    邢巨讶异地看了灌夫一眼,问道:“不入‘黄父’进修,愿往郑地参战?”
    这一问,直接把灌夫问得呆住了。
    天下局势剧变,要说产生最多变化的是哪个国家,自然是原国。
    原国是智瑶的原国,又不是智瑶一个人的原国,同时也不是晋地出身人们的原国,应该是包括齐地、卫地、中山、河西……等等地区所有人的原国。
    不管是使命感,还是天命论,说白了就是智瑶想要完成什么的一个步骤,最终达成不止疆域上的一统,思想也应该尽可能的互相认同。
    当然了,智瑶肯定会优待晋地出身的人,原因是要保证基本盘的稳固。
    完全忽略掉晋地之外的人,肯定不可取,并且绝对不能那么干!
    选择积极分子,以及一些立功又想进步的人,将他们融合进来,用他们的变化去影响更多的人,恰恰就是智瑶正在进行的事情。
    “前往‘黄父’进修?”灌夫没有饮酒,整个人却是有些醉了。
    在智氏没有化家为国之前,“黄父”便是一处教化之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