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45章:智瑶教子(第 3/4 页)

    智开是什么人?他想看兵书,智瑶、孙武和司马穰苴这种当代军事大家的著作可以随便看,每一本里面都有著作者的思想以及对用兵的看法。

    当然了,同样的一种知识,不同的人去学,汲取到什么营养则看个人感悟。

    现在,智开从正在集结的军队看来,大军就是带上了智瑶的鲜明色彩。

    怎么说呢?归纳起来大概就是“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了。

    “父亲的用兵早就大成。我问过国尉和中尉,他们著作兵书借鉴了父亲的不少战例。”智开看向了智瑶的侧脸,眼眸里满满都是崇拜。

    其实应该是智瑶用兵借鉴了“古人”才对。而相当多的“古人”用兵则是汲取了孙武或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

    另外,智瑶没少和孙武或司马穰苴交流,互相之间必然会有对方的影子。

    在智开看来,孙武或司马穰苴学习智瑶,或许是有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崇拜导致?

    大军开始演武。

    说白了就是在智瑶的一个又一个命令下变阵再列阵。

    “你来。”智瑶将令旗交给了智开。

    令旗是一种握杆约一米长,有一面三角旗面的玩意,每一面旗帜的颜色都不一样,讲究一些还能在上面绣上“神兽”呢。

    指挥官拿这种令旗,有人专门在注视着这边,他们将看指挥官拿什么颜色的旗帜,做出哪一种挥动的动作,再往下传达相关的指令。

    冷兵器作战,用“声”和“色”传达指令是惯用做法,“声”需要传令兵找到接受命令的人下达,也能是战鼓、号角等号具,“色”则是预见讲好旗帜的什么颜色代表哪种命令。

    在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会携带猎犬,说“声色犬马”不一定是纵情享乐的腐朽生活方式,也能是兵戈铁马的一种展示。

    智开看上去没有什么生疏,神情严肃地操纵军队演武。

    其实也就是智氏的常备军了,能够根据指挥官的各种指令变阵,换作其它部队或许也能行,只是变阵和重新组成阵型的速度绝对快不起来。

    智氏的常备军就是吃军伍这一碗饭,他们三天一小练、五天一大练,小练不一定是操练军阵,大练则一定是操练军阵,很多士兵听到什么指令,脑子里就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了。

    交战状态下变阵这种操作?当下诸侯国的军队都能干,一切只因为入伍有前置条件,他们平时锻炼杀人技巧,不止一次入伍纳赋,给习惯成自然了。

    在“濮阳”有不少探子,他们肯定知道了原军闹出来的大动静,只是无法确定为什么会闹出那种动静。

    所有人能够确认的一点就是,原国接下来必然会有大动作,有鉴于楚国那边也在厉兵秣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几乎就是昭然若揭了。

    “粮秣可供大军食用半年,一应兵甲器械亦在源源不断而来。”孙武这一次也会南下。

    原国有一个产粮区在“濮阳”附近,当地本身就有粮食储备,调动自然不难。

    同理,“濮阳”跟“邺”的距离比“邯郸”还更近,军械运输一样没有难度。

    之所以是粮秣先运输,纯粹就是驻扎状态之下,粮食比军械应该早做储备。

    “楚军先头部队已出国境?”智徐吾这一次同样会南下。

    孙武先点头,随后说起了楚军的动向。

    孙武是国尉,担任的就是参谋的作用,大量送来的情报会先送到国尉署,经过甄别与过滤才会送到智瑶手上。

    因此,孙武并不是一个人,国尉署有着一干属僚。

    有那么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也就是甭管有没有用,每一份情报都会一式两份进行留档,一份在国尉署,另一份送到宫城给宦者令。

    现在知道宦者令在春秋时期为什么显得位高权重了吧?因为直接干系到一国之君的生活质量,还涉及到了很多信息掌握。

    在智瑶抵达“濮阳”半个月后,受到征召的部队尽数抵达,又有先锋率先开拔,智瑶所在的中军也出发了。

    他们会前往郑国地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小老板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大唐官 世子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红楼之挽天倾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