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44章:原国的太子是该亮相了(第 3/4 页)

    这样一来,原国派去足够份量的人帮鲁国操办国丧,固然是造成“越权”的事实,多少是给了鲁国极大的面子,剩下的问题就是鲁人愿不愿意承情了。

    倒数第二件事情办完,剩下的就是朝会的最后一件事了。

    狐尤出班,说道:“疆场之上福祸天定,阵陨沙场乃是各有天命,一国之君亦然。”

    话是这么说,真正丧命在战场上的一国之君却是不多,十只手指都不一定能数完,里面最出名的当然是吴国的三任国君。

    吴顺王诸樊在攻打楚国附庸国巢国时,中箭身亡,时年四十八岁。

    吴安王馀祭在征战越国时,遭到越军俘虏有预谋的刺杀,时年四十三岁。

    吴道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大夫灵姑浮挥戈斩落脚趾,重伤而死,时年四十一岁。

    这些王号,列国当然是不认的。列举的称呼也不是名,算是一种“号”。不然的话,诸樊名叫遏,阖闾名叫光。

    狐尤讲那些话就一个意思,楚国以报仇的名义出兵当然合情,合理则是未必,多少算是一种私情大于道义的小道。

    这里是不是连智氏也骂进去了?自然是没有的事,晋国卿位家族智氏的事,关原国公室的智氏什么事。

    狐尤开了一个头。

    后面有人站出来提到楚国出兵北上的猜测,议题进入到原国怎么应对。

    好些事情在私下已经拿出决议,等于说越多人参与,走过场的意思就更浓一些。

    所以在朝会上进行讨论,更多是用来向列国展示态度,并不是一种正儿八经的商讨。

    提到即将与楚国爆发战争,少不得带上楚国的忠实盟友秦国,谈到秦国又要带上有点像是秦国小弟的代国。

    朝会上谈那些,再释放出想要消弭战争的态度,自然不是为了真的想将战争消弭掉,纯粹就是做一种姿态而已。用一个成语就叫“故作姿态”。

    看上去很虚伪,问题是很多时候的“故作姿态”很有必要,楚国可以视作原国的畏战,诸侯则是可能认为原国能讲道理。关于邦交这种事,或许也就同文明才能品位得出内涵,换作其它文明?

    如果是其它文明,诸夏这边弱小,他们才懒得多想。

    换作诸夏足够强大?这种邦交姿态也许能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手段。

    怎么传播?强大到谁都无法忽视,其它文明肯定要搞懂诸夏文明熏陶而出的思维啊。

    朝会上没有提到征召多少军队。要集结多少兵力这一点,私下早就有了结论。

    这一次,原国会集结七万左右的兵力应对南方,兵力来源是智氏的常备军,加上一个满编军团和一万骑兵;钟氏出动一个“师”的兵力,狐氏出动一万左右的骑兵。

    韩氏?他们主要负责应对秦国。

    考虑到韩氏的战斗力比较差,需要狐氏作为辅助,并且智瑶还让驻防泾水一线的中行氏配合。合兵约是六万左右。

    关于北部?原国在句注山和夏屋山沿线有万余驻军,再调去五六千骑兵到句注山以西平原巡弋,问题应该是不大了。

    像是范氏、张氏、崇高氏等等家族?智瑶怎么可能让他们身处事外,作为原国的一个家族,纳赋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只是这些家族的战斗力比韩氏还差劲。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小老板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大唐官 世子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红楼之挽天倾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