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41章:对一个民族来说的头等大事(第 3/4 页)

    有那么一次,孔子的一个门徒惹怒了窦太后,讲的就是孔子的学问比老子高深多了,直接被窦太后派人丢进猪圈,差点被猪给吃了。

    宰予小声对冉有说道:“老子西出,中原无仁者也。”

    冉有无声点头。

    中原?当下算是中原的国家不少,公认的贤人也有,仁者还真就没有了。

    出名的贤人有哪些?

    孙武和司马穰苴绝对算,他们的建树则是大多在军事上。

    公输班也是贤人,名声方面一点不输给孙武或司马穰苴。

    那是什么情况?主要是公输班在制作工具上很擅长,军事器械就不提了,制造出来的工具有助于农业生产才是关键。

    能增加粮食产粮还不重要吗?在很多人看来比什么都重要!

    门徒不拿公输班当仁者看待,主要是公输班在制作军事器械上的造诣很高,觉得公输班不够“纯粹”吧?

    智瑶没有在“黄父”多待,并且没有跟冉有、宰予等一些孔子门徒过多接触。

    并不是智瑶干过河拆桥的事,纯粹是孔子的门徒在原国这边目前的身份很尴尬。

    首先,大批门徒用不告而别乃至于出逃的姿态离开原国。

    原国又没想对这些门徒怎么样,他们做出这种姿态是为了哪般?纯粹给原国难堪加抹黑啊!

    然后,子贡南下了,他跑去越国自荐为官,得到了越君勾践的重视。

    不知道越国发生了什么故事,本来都有希望担任越国执政的子贡后来却是逃出越国,跑到宋国再次自荐求官,宋国暂时还没有做出什么表态。

    子贡这是想做什么?要跟原国过不去的态度简直昭然若揭啊!

    只是,子贡这般作为倒是跟原版历史对上了号。

    在原版历史上,子贡为了对抗晋国可谓不留余力,一再奔走列国游说,先后在卫国、宋国有为官的记录,甚至跟楚国的某些人交流很频繁。

    有了子贡不加掩饰地做那些事情,原国这边又不是全瞎子或聋子,没有做出太激烈的应对,其实就算原国君臣保持极大克制了。

    在那种情况下,智瑶没有驱赶其余门徒,只能说没有失了理智。

    仍旧愿意继续任用乃至于重用一些门徒,谁敢说智瑶没有为君者的气量?

    “寡人闻些许子弟离去?”智瑶问道。

    夫僚答道:“《法经》传于‘黄父’,乃有此事。”

    儒者跟“法”天然就会过不去。

    什么原因?儒者所遵行的“礼”本身就是姬周奉行的规则,而“法”也是规则,两者本身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一旦“法”取代了“礼”变成了规则的唯一“标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小老板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大唐官 世子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红楼之挽天倾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