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濮阳适合当都城吗?(第 3/4 页)
程宵肯定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输,其它在天赋上的各项无法跟智瑶相比,难道要让程宽因为人脉不够广,吃了跟老爹一样的亏吗?
半个月后。
智瑶来到“濮阳”了。
作为曾经卫国的都城,其实“濮阳”的地理位置非常不错。它位于大河南岸的边上,相距大河约是二十里左右?
卫国之前有开出一条水渠链接“濮阳”城外作为农业灌溉,只是过于国小民寡的因素,水渠不但不宽,并且次干道的数量也太少,听说还会时不时发生堵塞?
“如若选此地为‘都’城,便是直面诸侯。”孙武说道。
这个没有错。
以地理位置来算,郑国算是中原腹心,卫地的“濮阳”则是直面宋国、鲁国和郑国。而这还是齐地被智氏占了五分之二后,不然要再加上一个直面齐国。
“此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卫国之亡,便亡在国力贫瘠亦是无险可守。”孙武又说道。
所以,孙武是认为“濮阳”不适合作为都城的所在地吗?
智瑶说道:“此地相距郑国、宋国、鲁国皆不足百里,如若用兵可朝发夕至。”
同样的道理,郑国、宋国和鲁国要攻打“濮阳”也能玩一手朝发夕至。
智瑶又说道:“此地今时无险,日后未必。”
这么说吧,在“濮阳”以南的一百三十里之外就是连绵的山丘,智氏吞并了齐国和鲁国也能选择地形建立关隘,北面则是有大河进行拦截,剩下一个西面可以作为出兵通道。
智瑶不相信自己有生之年拿不下齐国和鲁国,未来也会将宋国纳入兼并的目标,等于说“濮阳”一开始可能是前线,后来则是会随着一再扩张变成腹地。
选择“濮阳”作为智氏的都城当然有不合适的地方,锐意进取意志坚强如智瑶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王图霸业出征起始之地。
如果智瑶选择稳妥,拿“晋阳”当都城最好,次级的选择还有“邯郸”、“鲜虞”和“临淄”,问题是选来选去都有其优劣,仔细思考之后才决定选择“濮阳”作为下一阶段的都城。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