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艾陵之战(第 3/4 页)
周天子的大多数分封国就三个“军”的编制,一般就是中军、上军、下军。
最先逾越的就是晋国,搞出了一个新军。
殷商时期则是中军、左军、右军等一些编制,才有了“左师”和“右师”两个官职,并且还是左右丞相的权柄。
时间走到春秋晚期,楚国、宋国、吴国、越国等一些南方国家,他们的编制中既有周王室的军事制度,也有传承自殷商的编制,总之是乱得很。
魏驹说道:“齐君不至,正卿亦未前来?”
不管怎么看,发生在“艾陵”的战事都能算是国运之战吧?齐国竟然有点不重视的样子。
智瑶心想:“田乞想要除掉阳生,内斗的心思比国战更浓;阳生上位之后展现出了残暴昏聩的一面,极可能到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些智瑶才不会跟魏驹讲。
现在的年代,哪怕是同为一国重臣,压根就不存在什么信息共享那一套。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拿曾经的赵氏知道秦军要偷袭晋国为例子,他们就办到了守口如瓶,坐视秦军偷袭晋国又趁着晋军主力在外,魏氏和韩氏家主不在国内,大肆屠戮魏氏和韩氏封地的黎庶。
事实上不独晋国是那种情况,列国有一个算一个也都相同,偏偏还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注意,是任何人都认为就该那样,不是极个别人。
所以,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三观,讲得简直太正确了。
智瑶说道:“齐军本欲凭借‘方城’而战,奈何吴军行堂皇大势。”
这个“方城”就是长城,只是目前统一称呼方城。
第一个建立长城的国家并不在北方,其实第一个修筑长城的国家是楚国,位于现代河南东北部地界。智瑶也是看了史书才知道这一点。
目前十万齐军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国书手中只有六万左右的兵力,还是包括高无邳和宗楼的两个军团,其余的兵力被份上屯驻在仍然控制在手的长城和城邑。
夫差也将十万大军进行了拆分,进驻修建大营的兵力约是八万,剩下的两万在鲁国都城“曲阜”边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