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76章:俺的靠山比你们硬(4200)(第 3/4 页)

    然而,到了智瑶这一代人之后,很多事情正在逐渐变得不一样了。

    原因当然是赵氏对范氏、中行氏下了死手,互相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互相打压,俨然已经到了非生即死的地步。

    智瑶获得三个“旅”指挥权的同时,第一时间对部队的各层军官进行调整,调走一些根本不熟知的人,换上了带来的小伙伴。

    同时,智瑶让子贡和子路好好地调查部队的构成,无法将四十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纳赋者剔除,能做到的就是将他们调离原有建制,编成了一支由老弱组成的团队。

    没办法的事情,纳赋就是那么一回事,基本是父辈死了儿子顶上,导致现在列国不缺少年兵;有许多老年人则是后辈没有成长起来,他们只能拖着老迈的身躯继续为家族履行纳赋的义务。

    “公孙,四十岁者不过三百之数,十八岁以下者六百余。”子贡其实不理解智瑶为什么要那么做,执行命令也就是了。

    所以,智瑶麾下三个“旅”四千五百士兵,里面就有九百左右老弱?

    子路一开始也不是那么明白,后来发现剔除老幼简直是一种明智的安排,暂时还没有爆发交战,能体现出优势的地方在于行军方面。

    简单的来说,人的一生都有身体素质的巅峰时刻,一般是在二十岁到三十五的时候,该阶段不止体力方面足够,力气和意志也是最强的阶段。

    十八岁以下的士兵,他们不但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经验方面也是绝对的缺失。

    四十岁以上的士兵,他们的经验是足够了,可是身体素质已经下降,一些人甚至因为经验累积过了头会变成兵油子。

    子路觉得自己又获得了军事知识上的一个窍门,仅仅是明白士兵的构造对军队的重要性,不啻于是发现了一座宝藏!

    所以了,子路对于提出保证士兵素质尽量一致的要求,心中认为智瑶就是一个善于军政的人物,想着什么时候智瑶有空,两人好好交流一下用兵的心得。

    事实是什么?智瑶未必有多么会用兵,一些军事常识还是懂得的。简单说就是身体力行未必,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则是蛮高的。

    智跞统率的大军分成了四个部分,一部分就是魏侈的三个“师”留在“祭”地,另一部分是智瑶为主的一个“师”,程朔带着两个“师”游荡在智瑶所部附近作为保驾护航的存在,他亲自率领主力前去救援赵鞅所部。

    联军方面,宋军被魏侈所部拦住,双方在济水边上一个叫“平丘”的周边交战;郑军则是还在集结阶段,后面看是直接去卫国参战,还是魏侈击败宋军之后再次拦截住郑军。

    第二次统兵作战的智瑶无比淡定,身边有子路,外围还有程朔,再慌算怎么回事。

    另外,敌军大部分在“漕”围攻赵鞅所部,外围也就一些小股部队,智瑶没有兴趣去逮着这些小股部队,带上部队在干从“邦”级别据点开始扫荡的活。

    事实上,换作赵鞅那边没有智申的话,智跞才不会火急火燎赶过去。

    所以,不管赵鞅以下级指挥上级,还是带上部队去当诱饵,压根就是特么的有恃无恐啊!

    致力于扫荡卫国据点的智瑶有在关注“漕”的战事,传过来的消息比较诡异,比如会师之后赵鞅跟智跞吵了一架,为什么吵则是传得众说纷纭。

    晋军与敌军在“漕”只是打了一波,联军在诸侯的率领下退向“濮阳”,眼见着又是一场“濮阳”保卫战将要开打。

    “当是敌军折损轻微?”魏驹觉得一定是那样。

    也是。

    赵鞅以身犯险将敌军引诱到“漕”周边,想的就是智跞到来后能尽可能多的消灭敌军,然后智跞却是大张旗鼓又是浩浩荡荡过去,敌军事先察觉到晋国的援军到来肯定会撤退的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大唐官 斗罗之空棍 红楼之挽天倾 世子妃 秘密部队之龙焱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三国军神 燕归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