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62章:果然有动静!(第 2/4 页)

    那样做更可能是引起外姓的不满,众族人又没有能力守住江山,国家最后闹得分崩离裂,再给某人找到机会推翻智氏的统治,智氏后面只能剩下小猫没几只隐姓埋名的苟延残喘,乃至于阖族入土。

    仅仅是分封会让外姓占便宜这一点,程朔本身就无法答应。

    其实,原国的外姓也不是占便宜,他们一样为原国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很现实的是智氏族人会以国族自居,更加理所当然地认为原国是他们的原国,外人不过是一群长工而已。

    在施行分封之后,智瑶会将大批的智氏族人分封在楚地、吴地和越地,大多数族人得到的地盘不会超过十里(500米)周长,像是程宵、智徐吾、程朔三人,前两位的封地将有五十里周长,后一位则是三十里周长。

    不知道智瑶是不是处于弥补的心理,打算把楚国的“郢”封给程宵,作为代价则是程氏重新回归程朔这一支自行管理。

    程朔日后的封地会在吴国的旧都“吴”那边,距离大江非常近。

    因为已经知情的关系,程朔天然上会开始重视起大江,并且还从智瑶那边听了一些关于大江的事情,很难才不去进行关注。

    恰恰就是因为大江的存在,智瑶才需要在楚地、吴地和越地分封那么多族人,给予异姓作为封地的最可能结果就是他们不断做大,乃至于成为楚人、吴人或越人的新头头,几十年后卷起一股叛乱风潮。

    那一点可不是智瑶在胡思乱想,原历史上的秦帝国就是面临那种情况,委任的官员纷纷变成旧贵族势力的保护伞,一直到西汉时期的楚地、吴地和越地都还有反叛中枢的氛围。

    所以,并不是越南方的人就越温和,南方人变得越来越温和是隋唐之后的事情,早在秦一统以及西汉、东汉年间,甭管是谁坐天下,原楚国、吴国和越国的地盘就是最大的造反份子巢穴。

    到隋唐之后,楚、吴、越旧地的人倒是变得不再想要造反,可是随着各种生活变得优越,当地也是一直在跟中枢作对,比如交税上的不老实,或是宋明时期跟北方游牧势力的走私,充任带路党之类。

    当然,讲的只是概率,并不是一种绝对。

    目前,原国的高层就因为吴地的叛乱不断而产生一种心理,认定想要统治南方的难度超级大。

    那样一来,程朔又认为智瑶选择在南方大肆分封是一种对族人的倚重,下令决心要为家族看好南方,杀个血流成河都不允许造反势力做大做强。

    “大原有成熟的造船工业体系,造出来的船远比楚国、吴国、越国好要太多,除非是发生极大的变故,要不然没有可能让大江危险显现出来。”

    “大王在‘邗’设立了常驻舰队,日后也会在‘鹊’、‘郢’等地设立由中枢直管的常驻舰队,显然是想要完全把控。”

    “大原的国祚不失,时长日久肯定会出现一些改变,只是至少能保证百年之内无忧。有一百年的时间,历经三代人左右,当地人应该会把自己视作一名原国人了吧?”

    程朔其实也有想过自己的后代会怎么样,很清楚总有一天会跟中枢形成对立,只是当代人只管自己和下一代子嗣的事情,第三代的子孙真的管不到了。

    他们在“邗”驻扎的同时,幕府被设立了起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大唐官 天下枭雄 红楼之挽天倾 燕归巢 世子妃 圣女请安分 三国军神 明扬天下 乱清 斗罗之空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