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国号可能变更与图谋未成(第 2/4 页)
    很好理解,大将军就是国君之下的军队最高统帅;执政则是负责管理民政;司徒的的一些权限跟执政重合,可以视作执政的副手,又专门负责征发徭役,监管田地耕作。
    九卿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士师、御史、司寇、国尉、内史、中尉、田部史、宦者令、中司马。
    具体有是负责什么,又有哪些权利,套用西汉的九卿任职就行了。此处不作一一的连篇累牍。
    孙武担任国尉,说白了就是一种高级参谋,跟始皇帝期间的尉缭差不多。
    官职名称以及负责事项,以后肯定会出现变化。
    毕竟,那是智瑶不得已之下做出的一种过度。
    为什么不拿出更先进的制度?其实适用才是关键,不是越先进的制度越好。
    比如,智瑶不可能马上施行郡县制,需要一个稳妥却是会比较漫长的过程。
    “大野湖畔先行阻击,务必拖至我军攻取边境各城。”智瑶说道。
    孙武看向了狐解。
    看一下在场众人,韩庚并不在这里。
    韩庚已经回去封地,到底是集结新的兵力准备应对秦国,或者是起兵对抗唐国,只能说拭目以待。
    同时,钟全也不在。他去“新田”负责将晋君凿迁徙前往“曲梁”安顿,同时也是负责将晋土化为唐土。
    依旧由韩氏负责秦国?其实就说明好多事情没有变化,包括该是哪一家的封地还属于他们,之前的一些事情照旧。
    这点令智瑶非常不满意,关键在于很多事情现在急不得。
    现场同样没有智徐吾的身影。他统率一万余兵力在“曲阜”周边,寻找机会看能不能以偷袭或是突袭的方式拿下鲁国都城。
    驻扎在“负瑕”城外的唐军则是有四万余,另有接近一万八千唐军在大野湖区域。
    这一次,智瑶征召的骑兵有点多,总数达到四万余,分了五成前往大野湖,两成交给智徐吾指挥,剩下则是归属到韩庚手里应对秦国可能的入侵。
    另外,除了智氏之外,韩氏、狐氏和钟氏都进行了新一轮的动员,唐国在这一可用兵力约是十四万,有必要会进行第二波次的征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