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这一波,智氏血赚(第 2/4 页)
那可是三成,发生变动之后,晋国的格局肯定会出现很大的变动。
不止是各家族的封地持有数量,还包括对赵氏的人口瓜分。
当然了,赵氏人口数量最多的是“赵”地和“晋阳”两处,甚至“晋阳”就占了赵氏总人口的约三成,两处没有丢失还能保住四成左右的人口数量。
现在怎么瓜分赵氏还没有最终成为定局,极可能会给赵氏留下除了“赵”地和“晋阳”之外的封地。这个也是赵氏最终选择忍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一下子给打死,也没有剥削其中的大部分,留下了能够翻盘的机会,换作谁都难以下定决心掀桌子的。
赵氏至少能够保留四成或更多的人口,看似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他们要是在接下来没有在短时间内开垦出大量农田,未来恐怕会很有得受,起码在粮食上受制于人是一定的事情。
雨季过去了。
然后,老天爷可算是足够给面子,后续的一个月时间内天气晴朗,出征一年左右的晋军在新的部队到来后,可算是能够踏上归途。
完成纳赋额度的人能走,各家族的领袖却是仍旧需要留下。
谁想走也可以。只是怎么分肉还在争执阶段,走了就代表放弃争夺的权利。
所以,哪怕明知道希望渺茫,又或者是完全不够资格去争,大家为了能够对格局变动做到最大的掌握,真给走了才是愚蠢。
一个月的晴朗天气之后,天空又再次在飘雨。
“这边的雨量这么充足,农耕用水着实是太有保障了吧?”智瑶心想。
那是,也不看看现如今附近的地貌是怎么回事,大片大片的湿地,好些地方甚至密布沼泽。
因此真不是懂得农耕的中山国不开发,他们人力以及技术都有限着实是玩不动大工程啊!
过上百年多年之后降雨量大幅度减少,战国时期的赵国将这边开发起来,很多次就是依靠该地的粮食救急;随后的西汉、东汉得益于赵国开发的基础,不敢说能将粮食供应其它区域,起码当地是能够自给自足的。
战国、西汉和东汉有他们自己的情况,比如人口的多寡等等。
目前是春秋晚期,人口比战国少很多,更是无法跟西汉、东汉比较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