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69章:一个不小心就是天灾人祸(第 1/4 页)

    理论派不可避免的就是会出现许多的假说,也就是没有实际数据,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出假设。

    孙武当然不是纯粹的理论派,只是更趋向于战略高度,缺乏了实地走走看看的数据考证。

    站得太高,看不到山脚之下,类似的情况不会只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因为这样而导致的战略失误,历史上屡屡有所发生。

    智瑶决定了,拿“濮阳”当作“都”的级别。

    现下的“濮阳”城,城墙长度约四里、宽三里;城墙最高九米、最低七米,厚度一般在四米以上;城墙并不是完全的笔直,还是有一些弯曲,总体看上去还是直线;哪怕大河在边上,城池还是没有护城河这种玩意。

    根据历史记载,前629年卫成公迁都“濮阳”,自此“濮阳”成为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当然了,以智瑶当代的历史记载,卫国的迁都是从“朝歌”迁到“帝丘”,后世的史学家一再考证与核查,鉴于太多的文献遗失,根据发现的城池遗址是在“濮阳”附近,使用“濮阳”的频率比“帝丘”更多一些。

    “历史上‘濮阳’有发生过什么大战吗?”智瑶心想。

    发生在“濮阳”的战事肯定有不少,特别被铭记的有三场,分别是上古时期的黄帝与蚩尤爆发大战,秦末项梁与章邯的一次较量,东汉末年曹操跟吕布打过一场。

    那些大战中,没有一次提到“濮阳”有被水攻的记录。

    智瑶能够记住的就是项梁与章邯,曹操与吕布。至于黄帝与蚩尤的一战属于远古,更多的是被当成神话故事。

    发生在“濮阳”的旷世大战次数太少,某种程度上也能侧面证明“濮阳”不算什么兵家要地。

    很多兵家要地,它们在漫长的历史中一定会一再爆发旷世大战。

    原因是当地太有战略价值,属于必争之地就肯定会极力相争,一再发生大战也就在所难免。

    智瑶跟孙武在周边走了一圈,讨论的内容并不少,包括哪些地方必须有城邑来作为都城的屏障,建设城邑也能作为据点将当地的农业建设起来。

    “如以‘濮阳’为都,连通两岸乃是重中之重。”孙武说道。

    现在只有一座横跨大河两岸的大桥,它在周王室地盘的“孟津”那边。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小老板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末日走私商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北齐怪谈 世子妃 秘密部队之龙焱 革清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燕归巢 大唐官 明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