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58章:又要抄作业了(第 1/4 页)

    按照智瑶的剧本,无论嬴姓秦氏或是嬴姓赵氏,乃至于是二者合二为一,只要愿意向西迁徙而去都可以。

    智瑶第一个选中的对象是赵毋恤,只是赵毋恤显然没有按照智瑶谱写的剧本进行的意思,先是去窃取了代国,后来还去了河套。

    既然赵毋恤不配合?智瑶就将目标放在了嬴姓秦氏身上。

    目前嬴姓秦氏确确实实是按照智瑶的希望在向西征服,很快将会兼并豲戎,轮到原国再继续逼一逼嬴姓秦氏,让嬴姓秦氏接着对上狄戎。

    如果不是南方的问题比较严重,并且事关智瑶的「一天下」大业,智瑶绝对容不得赵毋恤控制河套。

    事实上,智瑶也清楚狡猾如赵毋恤,不拿出庞大的兵力进行围剿,并且花费的时间会很长,很难将嬴姓赵氏消灭掉。

    「他这是在逼我在兼并楚国之后,立刻对河套动手啊!?」智瑶看完书信就是这种感觉。

    书信中,赵毋恤最后提到可以让智开率军进击河套,一旦是智开率军前来,他们绝对不会逃,会与原军堂堂正正一战。

    换作是其余人的话,智瑶也许愿意尝试相信。

    做出承诺的人是赵毋恤?说什么智瑶也不会相信的。

    这是建立在智瑶明确智宵赵毋恤是个十足阴险小人的认知之上。而这点认知有原版历史给予答案。

    在原版历史上,赵毋恤大小就挺阴险,挤掉自己兄长赵伯鲁的继承权之后变得更加阴险。

    那么,赵毋恤到底阴险到什么程度呢?在智瑶、韩庚和魏驹努力想要恢复晋国霸业的时候,赵毋恤不止一次拆台,乃至于屡屡透露晋国的消息给楚国和吴国,以至于很多策略未能见效,并且晋军有几次在战场上损失很惨重。

    在另一个层面,原版的赵毋恤一再故意刺激原版的智瑶,并且还不断散播原版智瑶负面的谣言,就问问这种手段在春秋晚期有几个人懂,懂得这一套的人谁又不是个老银币?

    偏偏原版智瑶真的被耍得团团转,完全是智跞和智申为智氏打下足够厚实的底子,才能让原版的智瑶可劲的造,换作家族底蕴差一些就要像范吉射和中行寅那样直接翻车了。

    「只是那样一来,怎么又重复走了秦帝国的老路?」

    「历史上秦国完成大一统,面临北上或是南下的选择,鉴于匈奴扩张到阴山以南能够对内史郡的安全产生隐患,始皇帝才派蒙恬为将领兵三十万讨伐匈奴。」

    「我在消灭楚国之后,同时也会接手楚国面临岭南诸族侵袭的困扰,肯定需要出兵扫过去。」

    「这样一来,岂不是极可能同时两面开战,或是进行先北后南的选项?」

    这一刻,智瑶心里产生了一些阴影。

    一些血的教训记载于史书之上就是为了让后人避免去重蹈覆辙,然而事实一再证明史书的作用就是记录人们一再重复犯过的错误。

    智瑶不知道面临蒙恬征讨时的匈奴是个什么状况,比较清楚赵氏代国已经对「十六字战术真言」有了初步掌握。

    过去的几年中,赵氏代国面对五万以下的原军逼近,能远遁就立刻远遁,哪怕是丢下家当或一部分人口都做得异常果决;超过五万以上的原军北上,赵毋恤则是带着部众一头扎进阴山腹地,好几次还成功伏击了进入阴山的原军。

    赵毋恤摆明了就是不跟原国正面较量,偏偏原国又暂时无法接收赵氏代国放弃的那些地盘,硬要接管不是一再面对赵氏代国的骑兵袭扰,便是极有可能让义渠跟赵氏代国联合针对河套区域的原国人。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大唐官 天下枭雄 红楼之挽天倾 燕归巢 世子妃 圣女请安分 三国军神 明扬天下 乱清 斗罗之空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