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82章:这个上位者过于靠谱(第 1/4 页)

    当然了,智瑶在建设内政,军事训练同样是内政的一部分。

    在当前的时代,拥有常备军的国家并不多,更别提有常备部队的家族了。

    太过遥远的国度不提,诸夏这边只有楚国存在常备军,也就是那一支“左右广”,家族的话仅是智氏拥有一支常备部队。

    另外,随着楚国内部越来越乱,属于君主的“左右广”早不是楚共王时期的那支精锐常备军,非但兵源越来越差,平时的训练也早荒废,甲胄和武器的维持量就更堪忧了。

    所以,诸夏能够算是正儿八经常备军的部队仅剩下智氏的这一支,尤其是在智瑶的重视之下,智氏常备军的装备能够称得上绝对的精良。

    智瑶很清楚要追求质量更要重视数量的道理,倒不是要增加常备军的名额,主要是抓紧智氏每年两个月会集结青壮训练的事情。

    这个有相关术语,智瑶称之为义务兵役。

    其实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同时复杂不到哪去,智瑶借鉴西汉的更卒政策,要求各地在每年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将本地的青壮集中起来,随后在当地进行军事相关的训练而已。

    在晋国,每年召集青壮训练仅在于“羡”这個阶层,其余的黎庶并没有相关的要求。

    因为晋国对“羡”有那样的制度,智氏内部的青壮对被召集进行训练很有热情,家族外部很诧异智氏怎么能备下那么多“羡”罢了。

    像是魏氏,他们在诧异之后很快学习跟进,只是碍于认知上的差距,或是后勤比智氏弱一些,有增设更多的“羡”,规模方面却是比不上智氏。

    随后,韩氏、狐氏、钟氏以及少数保持独立自主的中等家族,他们同样开始增加预备役人员,抄智氏的答案,一样在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召集青壮进行军事训练。

    为什么会选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简单的因为这两个季节没有必须做的事情,并且是刚刚干完农活不久,非常便于进行集结。

    同理,很多列国会选择在春季下旬和秋季中旬过后出征,同样是因为当时干完了农活,不会影响到农耕,集结方面比较便利。

    说到底,诸夏虽然有好些国家处在有农耕也有游牧的阶段,对农耕的重视力度会更高一些,做什么都是以不影响农耕为前置条件。

    因为是在卫地的关系,智瑶免不得视察当地下半年的军事训练情况,只是显得略微招摇。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小老板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大唐官 世子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红楼之挽天倾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