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9章:这一定是开玩笑的吧?(第 1/4 页)

    无为而治的精髓在于无所不为。

    顺其自然的核心是因势利导。

    所以,觉得无为而治就是什么都不管的放任,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智瑶已经将老子《德道经》中的《德经》差不多吃透了,好多规则就是从中进行借鉴。

    至于说完全照搬的拿《德经》来治理智氏?世界上就没有一种完美的制度,牵扯到规则也绝对没有什么完美,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需要的,可千万不能没有这种认知。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大概是世上最好笑的笑话了,因为里面就没有正儿八经关于治国的教导。

    智瑶从老子的积极性品味出了一些东西,比如智氏新动作的大体框架已经完成,不需要老子再事事参与了。

    那个《德经》是什么呢?简约概括就是一步出于礼而又合乎于礼的著作,里面包含了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完全不懂治国可以拿起来用,治军也能够适用。

    当然,那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为前提,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加入自己想要的规则,也能对一些不需要的规则进行删除。

    智瑶已经很久没有跟老子论道,见老子的积极性那么高,自己手头没有太急切的事情需要处理,肯定要抓住机会汲取知识上的营养。

    一阵聊下来,老子发现智瑶借鉴《德经》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著作,看不出有什么生气的地方,相反对智瑶能分辨什么是智氏需要,删掉智氏不需要的那一部分,打从内心里感到欣慰。

    绝不是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欣慰啊!

    老子是个骄傲的人,谈不上什么高傲,哪能不知道规则都有其适应性呢?他也听出了另一种味道。

    “世子因何如此急切?”老子问道。

    智瑶对老子只看规则的制定发现里面的急切感,老实说没有感到诧异。

    制定规则本身就代表着制定者的思想和意志,懂行的人一看就能看出制定者想要达到哪些目标。

    比起老子从品德上的追求为内核,智瑶制定的规则更趋于法家的那一套。

    然后,智瑶走的“法”并不是现代的法律,其实还是以服务统治者为出发点。

    很多人以为法家是站在普罗大众这一边,该认知在封建王朝是错误的。

    事实上,法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屁股坐在了统治者那一边,制定的规则可以是为了追求国家的强大,又或是帮助统治者去约束治下生民。

    当然,哪怕法家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当权者,也是起到了保护生民的责任。

    毕竟,有规则总比没有规则要好。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末日走私商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沉溺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革清 秘密部队之龙焱 燕归巢 世子妃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乱清 我在民国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