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一波三折(第 4/4 页)
林幕点点头,也没推辞,继续道:“6个人的球队,串联起整个球队攻防的是核心。周安的表现确实是这样的。而且他的球队定位很高,在他身边的,包括朱强、陆中、张羽,都是围绕在他身边。
可好像也正是这样,当周安这样一个熟悉的核心枢纽突然不在,让整个体系一下子就崩了。
周安的重要性很大,大到王贺上来完全的插不进去。我就觉得,这样的核心定位,是不是…是不是有些偏颇了?
我觉得,不该是这么打才对。而且,我很奇怪一点,就单以个人水平发挥来论,周安不在场的时候,那几个人发挥的似乎还要更好一些,但这样的更好却是让球队打的没有了体系。
具体的原因我能分析出来,无非就是技战术的一些配合上,几个优秀的个体没有糅合在一起。周安这个本来穿插糅合的人也不在,这才导致这样的情况。
现在的情况是,周安在场团队发挥的很好,但个人似乎都有些没有发挥上限。而周安不在场,个人发挥好了,但轻重不分了。
我相信,以汪维嘉指导的水平他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些,但事实的情况却偏偏是这样。甚至于,周安不在,连王贺这个承担第二串联角色的人都完全不能发挥作用。这实在让我不知道如何分说……”
“哈哈!小林挺不错!”
林幕的疑问说到这里,钟教练笑的很爽朗,径直赞了一句。
卢林也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想的差不多对,但你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了解到一支排球队伍。或者说,一支排球队,他的成绩和水平,不只是几个球员的技战术水平。他包括了形与质,甚至思想和灵魂。
军队有军魂,球队有队魂,这个魂是思想意志和核心理念,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战术核心、意志核心,包括能串联起整支球队的思想核心。这都是直接决定这支球队构成的核心要素。”
“好了,今天的观赛就到这里,有些东西只是说,领会的不会深刻!这样……”
卢林稍一思忖,接着看向了钟教练:“钟老师,麻烦你去跟学校汇报下,下一阶段,给我们队里一些往返庐州的经费安排,也和省队那边沟通下……嗯,这个我来吧,我去找鲁教练要点票。想来不会要个票不会多困难。”
钟教练有些惊讶,“你是?”
正在钟教练发问时,电视里,国家队总教练汪维嘉的身影又出现了。他正在接受央视记者的赛后采访。
卢林也没有立刻解释,反而把目光投向了电视上。
林幕也看了过去,拿着话筒的记者,飒然而立的汪维嘉指导。以及背景中,时而挥舞的那些影影绰绰的红色旗帜。
“……汪指导,华夏男排在决赛中以3:1战胜南朝鲜夺得冠军,这是我们华夏男排又一次登顶亚洲的辉煌胜利。您认为,我们华夏男排在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汪维嘉又是恢复了之前的潇洒模样,轻挑了下眉头,淡淡地说道:“我们应该是走向世界,不能总是在亚洲圈子里面。这一次的亚洲冠军不算什么。当然,我们有优势更有不足。我们有很多难题,包括运动员身材、体力问题,技术问题。这需要我们去做很多工作。
但我们的目标从来没变过,亚洲冠军只是一个台阶,向世界走出的第一步……”
“打完亚运会稍微休息一下,全国联赛又要开始了,我要好好地观察一下国家队的几个后备队员,在适当的时候调整一下国家队,在明年的世界杯赛上再向世界强队挑战。”
“呵呵!”
汪维嘉的采访发言有气势有力度,可卢林看到这里,反而轻声的笑了笑。
林幕从卢林的表情中似乎抓到了什么。
只是,没让他思考太多,卢林继续了之前的交待:“钟老师,你向学校申请吧。校长说过的,全力支持,只是一辆车两回跑两趟,花不了多少钱。
我们训练也会很紧,一去几天的耽误也不可能,太远的地方咱们也不去,争取一天来回……”
“林幕,接下来的安排就是这位汪指导说的,观察!职排塞快开始了,他要观察后备人才,我们呢,就观察国内目前的职业球队的战术和组织。就看我们自家省队的乙级联赛。
你之前的疑问和理解,在这些观察中,或许能找到解答。我也希望,能把这些理解融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林幕看着卢林,又左右看了看几名教练和那边的队友们,轻轻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