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整(第 3/4 页)
是的,打破了心理防线,唐斌是,韩晨也是。
刚刚林幕说的对,还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但是球队上的,也包括了个人对自身的。面对一个同样的“业余”队,把自己的定位定的太高了,没有充分的“认识”队友,更也没有充分的认识自己。
唐斌这个不说,就韩晨的几次二传,反应的很明显。
韩晨按照对方的动态来打他自己认为合适的战术提前量,好像是在发挥一个优秀组织者的作用,但其实,他没有充分去考虑自身和队友们的战术诉求。
韩晨算的上是个合格的组织者,以往不是没有这么打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打出了很好的战术效果。
但几个攻手毕竟不全是林幕。韩晨所根据判断而打的传导球,林幕可以利用自身的素质来强行配合,把战术提前量发挥出来,打出了很好的效果,其他人可不行。
省队的那一场混合练习赛,韩晨也这么打过,但要知道,当时的攻手是刘华锋,那可是省内最强的攻手之一,自然很少会出现配合不上的情况。
可到了现在,出现配合失缺就毫不奇怪了。
要知道,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在场上,需要是能调动所有队友,能把队友和自身的优势突出起来。传出来的球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当然,也可以根据队友的综合实力加一些主观上的战术引导。
可这样的调度、组织,是基于队友的事实情况的,可不能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
排球是真正意义上的团体运动,每个位置都有每个位置的定位,都是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优秀的人可以在这个定位和实际发挥上做一些升华式的表现,但这样的定位和表现不能脱离球队和队员个人实力的大框架。
否则,问题就出现了,还非常致命。
起因就是前面一两次进攻和防守,正好,对面教练跟着给了战术,让他们紧盯着一个人打、防,把人拦怕了,把唐斌这个节点打懵了。
同时,因为唐斌的表现,让韩晨这个传球手在传球时少了些选择,甚至因为他想表现出一个优秀组织者的职责,通过他的传球调度让唐斌从这个针对圈子里释放出来。
可还是那句话,他有些太以自身为主导了,队员在配合间出现了失缺,最后他自己也急了。
卢林不由的看了看对面教练席上的人。
这个教练很会抓弱点,是一个真正厉害的对手。
金陵三中的主教练姓徐,是一个年近半百的中年,穿着灰色夹克,里面一件板正的灰蓝衬衫,夹克的拉链拉的高高的,看起来严肃、一丝不苟,静静坐在教练席上。
似乎是感受到了卢林的目光,他也扭头看了看。
一身蓝白运动服,随意但不松垮,双手抱臂站在场边,宽松的运动服也掩盖不住矫健的身形。
这位徐教练暗自笑了笑。
这个蓬蠡队的教练看起来很年轻,而且,一看身形和气质就能看的出,绝对是运动员出身。
比赛刚开始后,他看了两个球就对这名教练有了些基本判断,战术上没毛病,而且看起来挺成熟。
但他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太明白了,青年球队占比最大的还是体能素质和心态,技术和战术重要吗?当然重要!
但想要用技战术弥补这些硬性上的差距,可不那么容易,需要更为精密的配合手段,经验少的少年来打?那可更不容易。
所以,他不是不懂,但他带的层次同样是青年队,他也只能用这样看起来粗糙的方式来。
不该说是粗糙,他更喜欢称为“王道”。
对己,用自身的优势来碾,对对手,用自己最王道的方式,加一些特别打心态的针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