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扶摇直上九万里(求订阅)(第 4/4 页)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人们自然非常激动。
此时,聚集在学堂门口周围的人们,都紧盯着学堂紧闭的大门,每个人都双眼放光。
挂在大门上方的牌匾、以及挂在大门门口两侧的那两块匾,照例被红绸覆盖着。
但是,现场每一个人都知道那三块牌匾上写着什么东西。
就连那些身穿新衣的孩童,也能熟练背诵那两句天下闻名的对联。
随着时间临近辰时,聚集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现场也变得越来越热闹了。
就在此时,通往主街那边的路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紧接着,就听有人激动地高声喊道:
“医公子来了”
随着这声喊,所有人都转头向那边看去。
下一刻,人们就看到医公子和扬州刺史等人正从街口那边走来。
在医公子身边,还有一位五十岁左右、身穿官服的男子,以及一位年纪稍轻一点的官员。
看到医公子的一刹那,现场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
当医公子从身边走过时,所有人都纷纷躬身施礼,高声问候着。
“见过公子”
这种恭敬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行进中的李医,则不停冲街道两边的百姓们扬手打着招呼,脸上始终洋溢着和煦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风。
每当碰到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他还会上前嘘寒问暖一番,跟那些百姓拉几句家常,关心一下大家的生活。
等他离开,继续向前走去,那些扬州百姓全都感动的热泪盈眶,不停地拱手作揖。
看到这一感人的画面,韦挺和崔仁师都感到无比震撼,甚至感到有些惊惧。
原本他们认为,在陛下和太子都将离开长安的情况下,医公子也选择离开长安,外出游历四方,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但现在看来,远不是那么回事。
医公子做出的这个选择,显然无比英明。
离开了长安的他,就像是脱离了樊笼的大鹏鸟,扶摇直上九万里!
整个大唐的广阔天地,都变成了他肆意挥洒才华的宏大画卷,他正在这片土地上绘制着最雄浑、最壮美的画卷。
“真是心比天大啊!”
韦挺暗自感慨一句,却又不敢多想。
正说话间,人群中突然有人抄着别扭的官话高声问道:
“医公子,我们是进城来卖菜的,看到这里很热闹,就过来凑凑”
“听说
^0^一秒记住【】
春苗学堂收老百姓家的孩童进学,不但免费,还给娃娃们提供一顿免费的餐食”
“想问一下公子,我们这些泥腿子的娃娃,也能入春苗学堂进学吗?”
“还有就是,城外的乡镇里是否有春苗学堂?家里的小子闺女能不能就近入学?”
李医看了看提问的那个中年汉子,然后微笑着点头说道:
“只要是咱大唐百姓的后辈子孙,不论出身贵贱,不论贫富,都能到春苗学堂里进学,而且所有费用全免!”
“你们家里的孩童自然也可以,而且可以就近入学,uu看书不用担心跑太远”
“这两天扬州将会有十几所春苗学堂揭牌,开始招收孩童入学”
“其中有几所学堂就在城外的乡镇,等到年后,还会有更多学堂揭牌开学”
“我的目标是让所有孩童都识文断字,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至少也要懂得书本上记载的那些道理!”
话音未落,周围所有扬州百姓都已长揖到地,每个人都感动不已。
混在人群中的很多孩童,都被各自的家长命令着跪倒在地上,直接磕起了头。
“公子仁义,真乃万民之福!”
听着这些发自人们内心的呼喊声,韦挺和崔仁师眼中都闪过一片担忧之色。
出声名门望族的他们,此时甚至有种身处汪洋大海之中的感觉,心惊胆战的!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