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下读书人的座右铭(求订阅)(第 1/4 页)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刚一走进前院,李医就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文士,正在教一群女童练字。

    那些女童大的不过七八岁,小的只有五六岁而已。

    她们用来练字的工具,并不是笔墨纸张,而是一根形似毛笔的细木棍,以及框起来的细沙。

    字虽然写的歪歪扭扭,但那些女童却很认真。

    教女童写字的那位中年文士,教的也很专注,以至于并没有注意到李医的到来。

    而在旁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位气度儒雅的中年文士,正在教另一群女童诵读文章。

    她们诵读的,正是荀子的《劝学》。

    那群女童的年龄稍大一些,应该认识一些字,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本书。

    自从活字印刷术被李医发明出来、并迅速推广开来,各类书籍的数量就开始暴增,价格却下降了许多。

    就算是普通老百姓,现在也能买的起书籍了。

    这种情况之下,士族再想垄断知识和文化,已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越来越多出身庶族、出身平民的人才,如同潮水般涌现而出。

    就在那些女童认真学习的时候,站在屋檐下的几个女人,正羡慕地看着这一切。

    “咳咳”

    高内侍故意咳嗽两声,打断了正在进行的教学。

    李医转头看了看他,随即低声说道:

    “这样的事情以后少做,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学习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宜打断”

    “不能因为权势,而阻挠知识的传承和传播”

    高内侍脸色一变,连忙躬身请罪。

    “请公子赎罪,老朽知错了,绝不敢再犯”

    就在他们对话的同时,那两位中年文士和众多女童,全都转头看了过来。

    看到是李医,那两位中年文士都惊喜不已,立刻迎了过来。

    很显然,他们认识李医,之前或许在什么地方见过。

    女童中也有几个人认识李医,都满眼惊喜之色。

    三两步之间,两位中年文士已来到近前,恭敬地鞠躬施礼。

    “见过公子”

    李医看了看这两位,微笑着拱手说道:

    “不必客气,两位先生辛苦了”

    “两位先生高姓大名,家居何地?”

    “来长安多久了?可否习惯这里的气候?”

    这是两位来自外乡的文人士子,从口音就能听出来。

    正因为如此,李医才会如此询问。

    “劳公子关心,吾等愧不敢当”

    “在下赵放,来自蜀地,四月来的长安,已逐渐习惯了长安的气候,”

    “在下上官仪,陕州人士,自幼迁居江都,到长安已有两月,还算习惯”

    两位文士自我介绍一番,也感谢了李医安排的这个差事,解决了他们在经济上的一些困难。

    听着他们的介绍,李医眼中不禁闪过一片惊喜之色。

    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上官仪,这可是未来的大唐宰相,可惜死在了武媚手里。

    上官仪不但是未来的大唐宰相,也是一位著名的初唐诗人,开创了上官体诗风,还是著名的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

    相比而言,他的孙女上官婉儿更有名。

    那可是华夏历史上著名的‘巾帼宰相’,非常罕见的一位才女。

    上官仪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显然是来长安赶考的。

    在明年初的科举考试中,他就会进士及第,被授为弘文馆直学士,因本身卓越的才华,从此青云直上。

    想到这些,李医不禁多打量了上官仪几眼,不过也没露出什么破绽。

    随后,他就跟上官仪他们闲聊了几句。

    通过闲聊得知,这两人的确是来长安赶考的,顺便四处游学,开阔眼界。

    在唐朝,文人士子都会四处游学,增长见识,结识各地才俊,这再正常不过了。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未来的诗仙李白,一辈子都在四处游学,足迹踏遍了整个天下!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嬉游花丛 全唐诗 如意小郎君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逐鹿天下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