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六章 洪武年的官,是真的惨(第 3/4 页)

    那五百个兵丁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两广地区最大的祸害,朱亮祖已经伏法。

    老百姓们弹冠相庆,高兴的自然是不用多提,而道同在边上,看着百姓们欢颜笑语的表情,也是默默的笑出了声。

    至于说番禺县的其余地痞流氓们,等待着他们的自然是法律的制裁。

    ————————

    风和日丽,天清气朗。

    办完了番禺县的事情之后,朱启也就要跟着朱元璋,一起返回广东南宁府,去视察一下关税办理的事情了。

    这也是朱元璋来到两广地区最重视的事情了。

    番禺县令道同,自然是跟随着过来送行。

    道同想跟着辽王和皇帝一起走的,毕竟他身为当地县令,看到皇帝来了,不跟随,实在是说不过去。

    不过,朱元璋没有让他随,而是让他留在番禺县处理余下的事情,比如说协助锦衣卫把朱亮祖的家给抄了。

    此时,番禺县县令道同,看到辽王殿下和皇帝陛下要走了,脸上也是十分的不舍。

    一直送到十里亭外,道同也知道不能再送,得回去了,这才对着辽王殿下说道:

    “若非是殿下来到这番禺,没准我的小命都已经不保了。”

    道同已经知道,朱亮祖提前写了弹劾的信件,送去应天府,只是朱元璋已经往两广这边来了,所以就错过了这封弹劾信。

    而后面朱启将这件事情一说,主要是让朱元璋知道此事。

    但是在道同听来,那就不一样了。

    这分明就是辽王殿下救了自己一命啊。

    如果不是辽王殿下,这弹劾信送到皇帝手上,皇帝相信自己还是相信朱亮祖,都还说不定呢。

    所以道同的心里,对于辽王殿下还是非常感激的,朱启并不知道这些,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不过朱启救下道同,其实也是有点私心的,他拉着道同小声的说道:

    “回头我要就藩辽地,到时候会和朝廷推荐,让你到辽东去做官的,若是不嫌弃的话,还请你不要推辞。”

    道同一听,没想到辽王殿下竟然这样说。

    不过去辽东做县令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朱启其实是打算推举道同当辽东知府的。

    毕竟这么好的官员只干县令的话,实在是有点可惜了,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把这上梁给弄正了,下梁多少会收敛一些。

    而且知根知底的人,打交道起来也方便。

    自己以后在辽东当藩王,少不了要和地方行政官员打交道的,和道同打交道总好过和那些贪官污吏们打交道。

    毕竟朱启只是想省点事情,那些贪官污吏没准什么时候就给你闹出一堆事情来了。

    而道同这个人值得信赖,一定能够将地方打理的井井有条。

    朱启说完以后,别让道同赶紧回去,随后自己跟随着皇帝的车马,朝着南宁府的方向去了。

    只留下道同一个人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而朱启希望能够让道同去辽东做官的想法,之前也和朱元璋说了,无非就是辽东那边新近收复的土地,民心不稳。

    所以民心这方面是一定要好好治理。

    与其安排一些不知根底的人去辽东当官,倒还不如就让道同过去,起码他是一个清官好官,在那里做地方官员的话,对民心大也有好处。

    而朱元璋也觉得很有道理,更何况道同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县令,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朱元璋也看到了当地百对道同的热爱和尊敬。

    与其让他继续当县令,不如调去辽东当个知府。

    也算是有个空缺,让道同直接填上。

    朱元璋也好,朱启也好,都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两人很快就到了南宁,然后朝着关税实验地过去了。

    这里毕竟是边疆,朱元璋身为皇帝,要到那边去也是挺危险的事情。

    放一般的皇帝,肯定是不能随随便便的过去了,不过朱元璋是何许人,曾经骑马持枪驰骋沙场,前线杀敌都干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