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是东方的文艺复兴!(第 3/4 页)

    但外面的辩论之风,并没有因为朱启的可以躲避,而就没有影响到自己。

    就连平日里,和李景隆,朱棣等人一起去皇家娱乐中心的时候,他们也都在讨论着这些事情。

    不过和朱启亲近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心学的有力支持者。

    结果就是,只要出了家门,走到哪里都能遇到这些讨论的人。

    就连诗会上,大家也不讨论才子佳人了,纷纷都在讨论朱程理学和朱启心学。

    除了国子监之外,那些个书院里的书生,一天都要辩论个好几场。

    有几次,朱启一群小伙伴们,连着好几天,都没有遇到李景隆,后来才知道,这李景隆原来是在学院里面潜心研究兵法呢!

    朱启奇了怪了,这李景隆学习兵法不是已经自称大成了吗?

    怎么突然之间又开始研究起来了啊?

    后来还是徐增寿一边吃饭一边说起此时,朱启才知道这李景隆是怎么一回事。

    要说自己这群人里面,谁最热爱学习,那绝对就是李景隆了。

    这家伙从小就像是书海里泡着长大的一样。

    不过在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爱显摆,学习能力虽强但很轻浮,沉不下心来。

    不过在学习了辽王殿下的心学之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开始重新学习了。

    而且这一次不仅仅只是坐在家里看书而已,他时常往军营跑,因为李文忠是他父亲的关系,听说还在找将军当自己的老师呢。

    那为什么李景隆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

    还不是因为学习了辽王殿下的心学,被其中知行合一的理论给深深震撼,自惭形秽之下,开始重新学习……

    说实话,听到徐增寿解释完了以后,其他人都是哈哈大笑,但朱启确实沉思了下来。

    他好像想到了一些关键的地方,但又总感觉没抓住一样,一顿饭吃下来,出去走了两圈,站在马路大街上。

    就这么一下子,他突然顿悟了!

    朱棣本来正常的往前走,突然一下子撞在了朱启的后背上,撞得朱棣额头生疼。

    朱棣抬起头正想问怎么回事呢,朱启突然对着身后问了一句:

    “徐增寿,你知道国子监的那些学生们,如今学习的情况如何吗?”

    “学习情况如何?”

    徐增寿有点懵逼,不知道辽王殿下所问的是什么意思。

    朱启很快又说道:

    “就是那些学生们,如今学习数学,是否还和以前一样不太积极?还是说,他们有所改观呢?”

    徐增寿这才听明白朱启的问题,赶忙回答说道:

    “据我所知,郑长吏的课程,每次都是满座,至于说其他的,我倒是不太清楚了。”

    朱启点了点头,其他人都有点奇怪,不清楚辽王殿下突然关心这些是做什么。

    他们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朱启突然开窍了。

    他突然发觉自己曾经的想法,似乎有点片面了。

    他一直以为科教兴国,便是只要关注那些自然学科的发展就好了,甚至于可以避开了儒学的那些学生们。

    想着历史上的发明家,很多都是工匠。

    但朱启却没有想到,科教兴国,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群体能够办的起来的,这是一个基数的问题。

    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力保全民教育?

    而不是针对某个群体,进行专注的培训,这不是很省钱吗?

    说白了,这就是要扩大一个基数,基数越大,出人才的概率越高。

    人才越多,国家的发展才能更快。

    只有当一个群体先聚集了量变,才有可能产生质变,出现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巨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