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伯温的谋略(第 1/4 页)

    很多人提到古代的巴蜀,提到古代的成都,首先想到可能就是水利发达,良田千亩,产量重地等等。

    但比起成都丰裕的产量,他更加厉害的一点,在于商业环境的稳定和发达。

    巴蜀的崛起,这还要从战国时候,秦国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开始。

    而后秦始皇加大了对西南边地的开拓,并着手建设成都。

    随后的秦末战乱,战火也未曾过多影响巴蜀地区。

    到了汉朝时候,大一统的盛世持续近两百年之久,由此而来的人口激增,市场活力发达,交通的空前便利,让商业在程度迎来了一个大的发展期。

    在西汉的晚期,成都就已经是全国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了,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巴蜀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并且在未来的历史时期,成都的繁华和规模,也依然是排在历史同期城市中的前列位置,地理位置自然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提到成都的商业,其中的富春坊,自唐朝以来,便是成都最为繁华的地段。

    辽王殿下此时就和身边的那些勋贵二代们,一同漫步在富春坊上。

    可不要误会,他们自然不是来玩乐的,而是来视察民情,了解成都风土人情的。

    一行人自然是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免得暴露了身份。

    一路走过这巷陌路口,桥门市井,各种摊位五花八门,有撑着遮阳伞的,有搭建凉棚的,有的推着小车的,有的摆了摊位的,搁板上或盘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吃食。

    还有布块一摊,就地摆放上商品,工具的。

    商品也是各种各样,衣服,字画,卖剪刀菜刀,杂货,茶水,甚至还有看相算命,杂耍卖艺……

    其繁华热闹成都,就算是比起应天府来,也是不遑多让。

    要看一个地方的父母官做得如何,那就直接看看百姓们的日子过的怎么样,这当地的物价又是如何,便能够大致的知晓此地官员政绩了。

    这个小窍门,也是刘伯温告诉朱启的。

    一行人逛了一圈,四处询问了价格,又看了看百姓们的精神面貌以后,刘伯温摸了摸胡子,说道:

    “嗯,看来此地知府的理政能力,应当是不差的。”

    成都的知府,是一个姓陆的中年人,蓄着山羊胡子,瘦瘦高高,看上去颇为精明的一个人。

    朱启昨日带着一帮人等急匆匆的赶到官署,就开始查看户籍资料等等,就是这位陆知府,提早准备好,以备辽王殿下查阅。

    要不然,现场来收集整理这些东西,也要花费不少时间的。

    至于说军务上的事情,朱启就安排沐英去负责了。

    毕竟朱棣,徐增寿和李祺太年轻,李景隆虽然很勤奋,但还是算了。

    至于说自己,拉倒吧。

    刘伯温年纪太大了,让他帮忙校对写写书还可以,军务的事情还是不要麻烦他了,费心费力不说,万一把他累病倒了,可就糟糕了。

    说来说去,还是沐英最合适啊。

    当然了,朱启也不是甩手掌柜,政务的事情就是自己带着一帮小伙伴来处理了。

    军务上的事情不拿手,政务上的事情,朱启还是很有信心的。

    虽然不是什么管理科班毕业,但就胸腔里的那一颗红心,朱启敢说自己绝对是朱元璋以外,大明朝里最关心百姓生计的。

    况且这年头当官,也不需要你又什么专业知识,只要别鱼肉百姓,别没事瞎搞事,老百姓们自己都能玩的很顺。

    在逛了一圈以后,朱启便带着人回去官署衙门去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