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章 论道(中)(第 3/3 页)

    张月鹿缓缓回答道:“家国一体是为儒。”

    东华真人和清微真人的脸上竟是同时流露出了嘉许的神色。

    慈航真人比较矜持,就像许多父母那样,没有太多表示。

    秦凌阁的脸色凝重几分,道:“请释义。”

    若是仙人论道,在提问和回答的同时,也会发散神念,将所思所想悉数灌注到他人的脑海之中,不言传可意会,再加上仙人的境界已经极高,往往一点就透,不必解释太多,所以仙人论道看起来是玄之又玄,往往只说几个字,让人摸不着头脑。

    因为张月鹿和秦凌阁还没有此等境界,两人的地位也没到那个层次,不可能只说几个字然后让众人去思索他们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还需要释义。

    张月鹿沉声道:“对于儒门而言,国即是一个放大的家,家即是一个缩小的国。以君的身份处置家事,让孩子们以对待君王的态度对待父祖,动辄跪拜,不得忤逆半分,以律法维持道德。以父的身份处置国事,再让臣民们以对待父祖的态度对待君王,君恩如生养之恩,知恩自当图报,不得不肝脑涂地,以道德维持律法。所以儒门又提倡以忠孝治天下。”

    此话一出,儒门大祭酒的脸色已经是变了。

    且不论对不对,这已经不是解释,而是解构了。

    张月鹿却没有就此打止的意思,继续说道:“所谓君父,所谓父母官,无一不是体现此种‘忠孝’一体的概念。君父臣子,君对臣,父对子,可见君王是为大臣的父亲,而臣子官员们又是治下百姓的父母官,那么君王们就是百姓的祖辈。如此一来,一国便成了一家,君王是身为大家长的祖父,大臣是父亲,百姓是孙子,既然是家,那么父亲要爱儿子,祖父要爱儿子和孙子,此即是儒门的‘仁’。”

    “至圣曰仁,亚圣曰义。这又不得不提到儒门曾经的大敌墨家,墨家主张仁爱非攻,儒门也讲仁,为何两者如水火一般互不相容?只因儒门之仁只是自上而下之仁,从来只有祖父宠爱孙子,父亲宠爱儿子,却从未有儿子宠爱父亲、孙子宠爱祖父的。为富方可不仁,穷人纵然想仁,又能仁谁?墨家则是主张互相仁爱,这便违背了儒门的等级秩序,或者说伦理,即是儒门的‘礼’。”

    “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若是父子名义定下,哪怕是父亲做错了,儿子也不能反抗,若是儿子反抗,即为不孝,不孝则道德有亏,无道则失大义,无大义则人心向背。至于父亲惩戒儿子,却是一切为了儿子好,具有天然之正义性。”

    “父亲无道,作为大家长的祖父要惩戒父亲,为孙子主持公道,这便是百姓们总是期盼明君在位的缘故。可如果孙子敢于直接反抗父亲的无道,哪怕是父亲有错在先,那也是孙子的错。”

    “正因如此,只要将一国视作一家,那便再无公平可言,因为从道德上来说,儿子生来便是与父亲不平等的,是亏欠父亲的。男子负心并无养育之恩的女子,尚且要身败名裂,那么儿子抗争父亲便要遗臭万年!故而只闻忠孝,却不闻公理也。”

    “所谓‘忠孝’,所谓‘仁’,只为纲常人伦之‘礼’,此即儒之根本。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骇骇之驰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所谓礼教,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武圣!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谋局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不朽凡人 遮天 洪荒之圣道煌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修真门派掌门路 洪荒:截教副教主 你们修仙,我种田 天行健